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 | 根据静海环保局关于本项目排水执行标准的要求(详见附件津环保许可函〔2017〕16号),本项目电镀废水经处理后CODCr、氨氮分别执行协议标准150mg/L、15mg/L;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银分别在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设施排放口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2”规定的要求;其他一般污染物(除总铝)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三级标准的要求。 | 现阶段已建设完成污水间3合计处理能力为5000t/d的回用水处理系统(共两组,每组处理能力为2500t/d);污水间4已建成处理能力为5000t/d的生化预处理系统(共两组,每组处理能力为2500t/d)和5000t/d的尾水生化系统(共两组,每组处理能力为2500t/d);以及污水间2内2000m2污泥暂存间。 | 根据本次废水验收监测结果,一类污染物总铬、六价铬、总镍和总银在车间排放口的排放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CODCr和氨氮的排放浓度满足静海区环保局关于本项目排水执行标准的要求(分别执行协议标准150mg/L、15mg/L);总铝排放浓度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参照);其余各项因子的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三级标准的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电镀废气净化塔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 ①含酸废气采用碱液喷淋吸收塔 ;②铬酸雾采用凝聚法净化回收+化学喷淋塔;③氰化氢采用化学喷淋塔 | 电镀工艺废气氯化氢、硫酸雾、铬酸雾、氮氧化物和氰化氢排放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 达标 |
2 | 酸碱喷淋塔 | 污水处理站有组织废气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中表1排放限值;污水处理站有组织废气氯化氢、硫酸雾参照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 污水处理站废气和L厂房检测中心集水井废气经酸碱喷淋塔处理后排放。 | 酸碱喷淋塔处理后排放。 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表1 “恶臭污染物、臭气浓度有组织排放限值”;氯化氢和硫酸雾排放浓度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参照)。 | 达标 |
3 | 除臭塔 | 污水处理站有组织废气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中表1排放限值。 | 生化与处理系统和尾水生化处理系统产生的异味分别经两套除臭塔处理后排放,除臭塔采用生物滤池除臭工艺。 |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表1 “恶臭污染物、臭气浓度有组织排放限值”。 | 达标 |
4 | 低氮燃烧器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151-2020)中“表3在用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 锅炉安装低氮燃烧器,燃烧废气经排气筒收集后达标排放 | 锅炉有组织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烟气黑度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151-2020)中“表3在用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4类排放标准限值。 | 减振垫、减振底座、减振弹簧、距离衰减 | 边界四周界外1m布设8个监测点位,每个点位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间和夜间各2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报告书要求做好车间、危废暂存场所、废水处理设施等工程及管道的防腐、防渗、防漏措施。 | 1、电镀车间内,地面和车间低于1m的墙体均做防渗处理,采用环氧乙烯基玻璃钢衬里防渗层,厚度2mm。生产装置区周边设置10cm高围堰,且生产线高于地面40cm,便于维修和检查,下部设PVC托盘,防止跑冒滴漏。2、生产废水收集和输送管路均采用PVC管道,防腐性较强。3、输送管路均做架空处理,便于检查,架空支架均采用环氧富锌底漆防腐处理。4、输送管路均设置在地下管廊,地下管廊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采用环氧乙烯基玻璃钢衬里防渗层,厚度2mm。管廊内输水管路均架空处理,便于检查和维修。管廊内中央设置积水管路,防止输水管路出现跑冒滴漏,对于收集的废水收集至污水处理站事故应急池,经检测后分质分类处理。5、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站等构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壁和底部均做防腐防渗处置,采用环氧乙烯基玻璃钢衬里防渗层,三布五油防腐防渗措施。6、车间内危险废物暂存点地面均做防渗处理,采用环氧乙烯基玻璃钢衬里防渗层,容器为PP塑料桶,且周边设置PVC托盘。污泥暂存间和危险废物暂存仓库均为独立构筑物,地面采用环氧乙烯基玻璃钢衬里防渗层防渗处理,周边设导流渠和收集井,收集的液态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满足防雨、防渗、防风、防晒、防流失的要求。7、公司环保管理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对管道、管廊、各构筑物等容易发生地下水污染的位置巡查、检查和维修,做好污水管道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8、企业共设8眼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其中厂区内6眼,厂区周边2眼。 | 已落实 |
2 | 废水处理污泥、废滤膜均就近暂存于污泥压滤间内,全部室内储存。 | 污水间2建成2000m2污泥暂存间;污水间1产生的污泥短暂存放于污泥压滤间(200m2),后运至污水间2的污泥暂存间;污水间4生化系统产生的污泥直接运往污水间2的污泥暂存间。以上污泥全部室内储存。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除油废渣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均就近暂存于废物产生的车间内,室内储存;每天运至危险废物仓库暂存。 | 每层车间均设置了危险废物暂存处,室内储存;每天产生的危废当日运至危险废物仓库暂存。 | 已落实 |
2 | 废水处理污泥、废滤膜均就近暂存于污泥压滤间内,全部室内储存。 | 污水间2建成2000m2污泥暂存间;污水间1产生的污泥短暂存放于污泥压滤间(200m2),后运至污水间2的污泥暂存间;污水间4生化系统产生的污泥直接运往污水间2的污泥暂存间。以上污泥全部室内储存。 | 已落实 |
3 | 1栋危险废物集中仓库。 | 集中式危险废物暂存仓库位于L厂房北侧,本阶段验收范围内产生的危险废物依托现有的集中式危险废物暂存仓库,总占地面积至500m2,分别存放废酸和其他固态危废。暂存处周边设置了导流槽及地坑,其中,废酸间内单个废酸储罐容积为1m3,地坑容积为1.2m3,能够容纳单个废酸罐全部泄漏量。导流槽和地坑收集的液态危险废物均作为危废处置。满足防雨、防渗、防风、防晒、防流失的要求,并张贴了危险废物标志牌。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重金属污染环境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避免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 企业在南北两侧设有事故应急池2座,总容积10000m3,均进行防渗处理,采用环氧乙烯基玻璃钢衬里防渗层,厚度2mm。此外,污水间1和污水间4共设有废水收集池3座,容积12900m3,用于事故状态下废水收集。另企业还备有消防沙、抽水泵、防爆手电、扩音器等应急物资和装备,应对随时发生的风险事故。厂内建有两座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各为1000m3,初期雨水通过提升泵站泵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