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一体化污水处理站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 医疗废水处理设施碳钢材质,型号为HF-6t/d型一体化污水设备,处理工艺为化粪池+格栅+调节+AO+消毒工艺,处理能力为6t/d。医疗废水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 验收监测期间,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出口水质监测结果中pH值、色度、悬浮物、总氯、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铅、砷、镉、粪大肠菌群、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总)汞、总铬、六价铬、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共22项监测因子均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表2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中的预处理标准排放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排风扇+紫外消毒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 1、项目医疗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在室内,由于医疗废水产生量较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时间较短,污水处理间废气通过通风管道排至地面的地下结构污水井内;同时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加盖密封、喷洒除臭剂等措施降低废水处理间异味对外环境的影响。 2、煎药过程产生少量异味,煎药室采用风机通风,废气经管道收集后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医疗废物采用专用包装袋,封口后装在封闭周转箱内,日产日清,医疗废物暂存间定期采用紫外灯及喷洒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同时设置排风扇加强医疗废物暂存间的通风,减小异味的产生。 4、本项目未建设食堂,不产生食堂油烟 | 验收监测期间,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结果中甲烷(%)浓度最大值为0.0005,硫化氢浓度最大值为0.002mg/m3,氨浓度最大值为0.02mg/m3,臭气浓度、氯气浓度均未检出,各项污染物均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表3 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震、墙体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1、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将主要高噪声设备均布置在室内,通过墙体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院区地面及道路均硬化,同时要求来往车辆采取限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减轻交通噪声对医院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3、医院采用内部各功能区布局合理、规划好人流及物流等措施,降低医院就医人群活动噪声对医院内部声环境的影响。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西侧(临近阿尔善路)及南侧(临近阿巴哈纳街)昼间噪声值为62.7 ~ 65.1dB,夜间噪声值为51.1 ~ 52.8dB,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4类标准限值;厂界东侧、北侧昼间噪声值为51.9 ~ 53.5dB,夜间噪声值为41.8 ~ 42.9dB,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1类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在一楼建设一座危险废物废暂存间,面积为15m2,用来存放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在二楼、三楼分别设置专门的房间作为医疗暂存点;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石灰消毒处理后直接交由委托的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不在医院存储; 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处理 | 1、工作人员及医院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13.9吨/年,在院区和办公楼内设置垃圾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锡林浩特市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项目产生的中药渣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4.5吨/年,与生活垃圾一同委托锡林浩特市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3、医疗废物产生量约为15.5吨/年,集中收集在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委托锡林郭勒盟环建医疗废弃资源处置有限公司每日拉运处理。 4、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中污泥、过滤渣产生后装入消毒桶,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密封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后期委托锡林郭勒盟环建医疗废弃资源处置有限公司处置,验收期间尚未产生污泥。 5、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过期药品均由厂家回收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各科室地面进行一般硬化,危废暂存间、污水处理系统采取防渗措施。污水处理系统要求采取防渗层措施,渗透系数≤10-10 cm/s,危废暂存间要求采用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 cm /s。 | 医疗废物暂存间内地面防渗层铺设1层2mm厚PVC塑胶地胶,并铺设2mm厚聚乙烯防渗膜(防渗层渗透系数≤1.2×10-14cm/s)+1层防腐耐酸橡胶垫,防渗措施满足环评文件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497-2023)要求;污水处理间防渗层采用抗渗混凝土+聚合物水泥防水防渗材料+1层2mm厚PVC塑胶地板。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