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 沿线1处服务区(东区、西区)和1处收费站共设置3套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MBR处理工艺 | 监测点位:污水处理设备的进口、出口;监测频次:连续2天, 每天4次;监测项目:pH、SS、CODcr、BOD5、石油类、动植物油、氨氮、流量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声屏障、限速标志、测速装置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设置声屏障652米,设限速标志、测速装置等 | 敏感点达标监测、交通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和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施工场地尽量布设在永久占地范围内,施工道路选线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和红线内土地,减少对地表植被、土壤的扰动。做好施工期土石方合理调运和平衡,取土弃渣作业应严格控制在划定的范围内,优化施工场地、施工营地及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施工前对表层耕作土剥离集中堆存,以备绿化恢复等利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平整、植被恢复等生态恢复措施 | 全线设置3处取土场、6处弃渣场,取弃土场占地面积较环评阶段减少37.18hm2;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充分利用永久占地,合理设置了施工营地、预制场、拌合站和施工便道,使得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占地面积比环评阶段减少36.40hm2。本项目临时占地总面积比环评阶段减少74.21hm2,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公路沿线土地,生态保护效益较明显。临时用地均采取了平整、植被恢复和工程防护、覆土达到复耕或绿化条件等措施,进行了生态恢复,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新增施工便道在工程完工后作为地方道路继续使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制定环境事故风险应急预案,加强运营期运输车辆管理,配备环境风险应急物资,完善应急措施,应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 | 恢河大桥设置了单侧总长337米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设置事故水收集池2座,均为150立方;沿线设置了多处警示标志牌及限速设备,提醒司机减速慢行,谨慎驾驶,恢河大桥头设置“保护水源”等警示标志。建设单位完成了《山西高速集团朔神有限责任公司(呼北国家高速公路山西省朔城至神池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发布及备案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加强了演练并储备有应急物资,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恢河不受污染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