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主变 | 3类标准 | 选用了低噪声主变,并设置了围墙。 | 噪声排放满足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堆放,并安排专人专车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使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处于可控状态。 | 已落实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进行了环保培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定期运送到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处理站,集中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对施工期间需修建的道路,原则上利用已有道路或在原有路基上拓宽,拓宽道路要保持原有水土保护措施。 2、输电线路工程特点是一次性建成投产,在施工过程中占用了场地,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农田复耕,在林区以草和灌木为主进行植被恢复。 3、对施工时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应合理处置,不允许就地倾倒。弃渣点要避开汇水冲沟。 4、采取表土保护措施,塔基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回填,以便绿化部分的土地恢复。 |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施工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一)生态影响 施工期已落实相关生态保护措施: 1、施工期间的道路利用原有路基进行拓宽,施工时先行修建挡土墙、排水设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将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回填生土,再将熟土置于表层。 2、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线主要为丘陵,本工程对植被的影响只是植被面积和覆盖度的减少,不会对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施工现场已恢复平整,恢复原有生态功能,现场无施工痕迹。 3、施工时基础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均已采取了回填方式等进行了妥善处置,现场调查未发现有土石方乱倾乱倒。 4、在塔基施工时,采取了表土保护措施,在塔基施工时严格在划定的施工区域内作业,在塔基施工开挖时进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分层回填;施工结束后, 线路杆塔附近临时占地已进行了植被恢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变压器下铺一层卵石层,站内需要设有事故集油池,容积为16m3,防止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泄露,引起对外环境的污染。 2、泄露的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废物,需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部门进行处理。 | 变电站设置有有效容积为16m3的事故油池,截止本次调查,变电站带电运行至今未发生变压器漏油事故,目前无危险废物产生。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