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格栅池+调节池+斜管沉淀池+三级消毒池(次氯酸钠消毒)”,处理规模为500m3/d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的预处理标准 | 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格栅池+调节池+斜管沉淀池+三级消毒池(次氯酸钠消毒)”,处理规模为500m3/d | ①监测布点:污水处理站排放口、消毒池出水口。 ②污水处理站排放口监测因子:pH、COD、BOD5、悬浮物、粪大肠菌群数、总余氯、动植物油、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肠道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挥发酚、总氰化物; 消毒池出水口监测因子:总余氯。 ③监测频率:连续监测2d,每4小时采样1次,一日采样4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地埋式污水处理池加盖封闭,通风排气系统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 | 地埋式污水处理池加盖封闭,通风排气系统 | ①监测点位:在项目污水处理站上下风向周界上设置1#、2#两个监控点。 ②监测因子: 1#、2#监控点监测: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氯气,同时记录及监测气象参数(天气、气压、气温、风速、风向等)。 ③监测频率:连续监测2天,每2小时采样一次,共采样4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基础减振、墙体隔声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 设备基础减振、墙体隔声等措施 | ①监测布点:设6个噪声监测点(厂界和周边敏感点)。②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LAeq。 ③监测频率:连续监测2d,昼间(6:00~22:00)、夜间(22:00~6:00)各测量一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医疗废物:设置1处医疗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约10m2,并按“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防偷盗”等要求建设;医疗废物经分类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收运处置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置;满足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并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 生活垃圾:每层设生活垃圾收集桶,与医疗垃圾分开收集,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高效空气过滤器废滤芯:委托厂商定期更换,不在医院内暂存; 废水处理栅渣、污泥:定期清掏时,预消毒监测后委托危废资质单位转运处置;清掏污泥应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4要求 | 医疗废物:设置1处医疗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约10m2,并按“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防偷盗”等要求建设;医疗废物经分类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收运处置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置;满足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并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 生活垃圾:每层设生活垃圾收集桶,与医疗垃圾分开收集,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高效空气过滤器废滤芯:委托厂商定期更换,不在医院内暂存; 废水处理栅渣、污泥:定期清掏时,预消毒监测后委托危废资质单位转运处置;清掏污泥应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4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污水站配套事故应急池150m3 | 污水站处理池中调节池容积217.6m3,沉淀池155m3,消毒池50m3;污水站已配套建设事故应急池66.4m3,污水站日常处理水量约380m3/d,设计处理水量500m3/d,现有应急池容量与污水站地埋式处理池剩余容量基本满足事故废水应急收容要求。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