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沉淀池、化粪池、车辆冲洗台、淋溶水收集池 | 不外排 | 项目运营期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车轮冲洗废水、生产废水、采区和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排土场淋溶水和废石场淋溶水。项目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沉淀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作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在厂区出口处设置洗车槽清洗出场车辆的车轮,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采区和工业场地内的初期雨水经排水沟排入工业场地低洼处设置的沉淀池内,经沉淀处理后作为生产降尘用水回用,不外排。经排土场排水沟汇入挡土墙外设置的淋溶水池内,经沉淀处理后作为生产降尘用水回用,不外排。废石场淋溶水经废石场低洼处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处理后作为生产降尘用水回用,不外排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湿式凿岩钻孔、洒水降尘;封闭彩钢加工棚+“车间密闭+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于封闭厂房内无组织排放+喷雾洒水”;雾炮机、喷淋降尘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项目的废气主要为开采区粉尘、破碎筛分和打砂工序粉尘、凿岩、爆破、表土剥离、装载等无组织排放粉尘、产品堆场粉尘、运输扬尘、排土场扬尘和运输道路扬尘。开采区粉尘采取湿式凿岩钻孔、洒水降尘;破碎筛分和打砂工序粉尘采取将原料暂存、破碎、筛分和打砂等工序均设置在一个封闭式彩钢棚内,采用“车间密闭+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于封闭厂房内无组织排放+喷雾洒水”的污染防治措施处理粉尘;凿岩、爆破、表土剥离、装载等无组织排放粉尘采取雾炮机移动除尘、喷淋洒水;产品堆场粉尘采取全封闭式棚架结构堆场存储,并设置喷雾洒水装置进行洒水防尘。运输扬尘采取封闭式运输作业,产品输送带下料口设置下料缓冲袋,降低砂石料下落高度,减少粉尘产生;排土场扬尘采取防尘网覆盖,并辅助雾炮机洒水防尘及压实防尘措施;运输道路扬尘采取在厂区出口处设置洗车槽清洗出场车辆的车轮,道路硬化,限制车速,场区通道和场区道路及时清扫,设置1台可移动式雾炮机进行雾炮洒水抑尘。另矿区增配1台洒水车辆进行移动降尘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选型,加强设备维护,工作人员配备隔声防护用品,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墙体隔声,减振,合理布局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 加强调度管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减震、隔声等措施,禁止夜间运输,限速行驶等措施。同时采取对运输车辆限制超载、超速,限制鸣笛,合理安排运输工作时间等措施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区内分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和油桶暂存区)、一般防渗区(化粪池和沉淀池)和简单防渗区(办公生活区)三个区域采取防渗措施 | 已落实 | |
2 | 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生活垃圾,送附近村寨生活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剥离表土暂存于堆土场,采用帆布覆盖,后期用于绿化用土。废弃土石暂存于废石场,定期用于修筑矿山道路、低洼处回填。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淘自然晾干后,作为产品外售。收尘灰采取统一收集后,混入细砂作为产品外售。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厂区按要求设置有危险废物暂存间,废机油收集于铁桶中,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生活垃圾,送附近村寨生活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剥离表土暂存于堆土场,采用帆布覆盖,后期用于绿化用土。废弃土石暂存于废石场,定期用于修筑矿山道路、低洼处回填。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淘自然晾干后,作为产品外售。收尘灰采取统一收集后,混入细砂作为产品外售。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厂区按要求设置有危险废物暂存间,废机油收集于铁桶中,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运营期项目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项目按开采进度进行开采区植被清除工作,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尽量减少清除面积,禁止大面积清除使地表长期裸露。②严格按项目开采方案进行开采,禁止越界开采,减少植被的破坏。③矿山开采期间按照“边开采,边复垦”的原则,在采场下一工作面开采时,应准备对上一工作面已采区进行覆土回填生态恢复;种植的植被应加强前期植被抚育和生态恢复过程管护等措施,确保获得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逐步形成与周边地貌的相协调的生态环境。④矿山剥离的表土层及时运至堆土场妥善堆存,堆土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以降低水土流失;采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疏排大气降水,减少采场内大气降水汇入量;在采场内地势最低处设置沉淀池,采场内大气降水经沉淀后用于晴天采场防尘洒水,即可节约水资源,又可减少水土流失。服务期满后应暂时保留矿区排水沟及沉淀池以减轻水土流失影响。⑤采场根据“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植被恢复,采取种草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逐步形成与周边地貌的相协调的生态环境。经过上述措施,可适量恢复项目所在区域因矿山开采及人类活动所损失的生物量。目前工业场地道路、砂石加工区和办公生活区地面均已用水泥进行硬化,本项目扩建后,需选取本土植被加强工业场地场前空地、排土场周边的绿化,即可美化环境又可降低运输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动植物保护意识。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动物保护意识。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严禁偷猎、捕杀野生动物。⑧夜间不进行作业,尽量不使用发电设备,不影响动物的休息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已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