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排放”的标准限值 | 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尾水可达标排放,近期通过抽运至狮子岭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至狮子岭污水处理厂处理 |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污水处理站尾水水质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排放”的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各污水处理池采用埋地、加盖、密闭处理,定期喷洒除臭剂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3标准限值 | 对各污水处理池采用埋地、加盖、密闭处理,定期喷洒除臭剂减小臭气影响。同时,在污水处理站区域空地种植绿化对恶臭污染物进行吸收消减,减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后续将根据环境跟踪监测以及远期水量规模和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考虑加装除臭净化设施。 |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厂界无组织废气污染物(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和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周边甲烷浓度最高点均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3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基础减震垫、隔声玻璃、院区绿化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对高噪声设备加装基础减震垫、业务楼建筑门窗采用隔声玻璃等措施;污水处理站水泵、风机等设备均安装在水下或室内,并采取基础减震措施;同时,院区内绿化情况较好,种植较大乔木、灌木、绿化带等降噪措施 | 验收期间项目东北侧(N1、N2、N10)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限值,其他厂界满足其中2类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原则完善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理管理制度,实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医疗废物暂贮须符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统一分类收集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作他用,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不得混合存放,生活垃圾须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已落实。项目生活垃圾由工作人员收集至垃圾桶,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医疗废物纳入危废管理,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间,后交由光大环保能源(屯昌)有限公司转运处置;污水处理站污泥纳入危废管理,贮存于污泥池,定期清掏交由光大环保能源(屯昌)有限公司转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重视医院绿化,美化工作,合理配置树种,种植隔音吸附效果较好的常绿阔叶树种,美化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已落实。院区内道路均已硬化,并在道路两旁种植绿化带;预留空地区域已进行覆土绿化。项目进行的绿化美化、植树种草,均为本地植被不涉及外来物种。项目建成后区域内不存在裸露地表,未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切实加强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管理和事故环境风险预防工作。加强医院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严格规范相关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监控计划,发现问题及时向生态环境保护局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 已落实。项目为预防医疗废水环境风险事件发生,污水处理站单元前端集水设施(格栅池、调节池等)的有效容积有预留事故废水储存规模。同时,后期随着卫生院规模增加,需完善建设事故应急池建设。项目委托专业人员对污水处理站定期运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同时,卫生院应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完善事故应急防范措施。项目制定了自身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同时根据环评中要求,制定运营期相关环境监测计划,后续委托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开展自行监测。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