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排污池 | 无 | 盘龙首站新建有1个5m3的排污池,公45井站新建有1个10m3的排污池。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放空系统 | 无 | 盘龙首站、公45井站均设置有放空区1座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基础减震,距离衰减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站场通过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且站场修建围墙隔音。 | 对站场进行厂界噪声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污水处理措施 | 对排污池进行防渗处理 | |
2 | 严格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按照环保要求规范处置项目各类固体废物 | 站场清管、检修作业产生的废渣集中收集后由作业区统一交当地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单位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按照环保要求规范处置项目各类固体废物 | 站场清管、检修作业产生的废渣集中收集后由作业区统一交当地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单位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合理选择线路走向,线路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管道施工管理,严格控制车辆、机械、人员的活动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占地面积。 3、严格控制开挖宽度和施工作业带宽度,尽可能按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别堆放在管沟两侧,以便回填时各复其位,保持植物原来的生长条件。 4、修筑线路构筑物,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5、施工人员通道的选线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影响。 6、植被恢复期的影响:对于管道作业带开挖土质边坡面,采用灌草混交;而石质边坡,种植藤本类进行防护。 | 该工程线路走向避开了环境敏感区,尽量少占耕地,对环境影响较小;据对周围民众调查,管道施工期间,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完工后回填并恢复原地貌,挖方产生的临时土石方均采取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并按环评批复要求修建了护坡堡坎,进行植被恢复,减少了水土流失。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严格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事故预防、事故预警、事故应急处置等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源管理,认真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提高监控水平、应急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环境安全。 | 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和行业规范进行作业,采取了安装避雷和防静电设施,并配备了固定式和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管道沿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管道采用三层PE防腐层加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措施,并在沟渠、道路穿越处设置了明显的标识。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