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办公区隔油池+厂区预处理池+市政污水管网+广汉市第二(雒南)污水处理厂 | 《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 办公区隔油池+厂区预处理池+市政污水管网+广汉市第二(雒南)污水处理厂 | 正常工况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自带滤芯除尘器 |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 设备自带滤芯除尘器 | 正常工况监测 | 达标 |
2 | 移动式烟尘净化器 |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 移动式烟尘净化器 | 正常工况监测 | 达标 |
3 | 布袋除尘器+15m排气筒 |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 布袋除尘器+15m排气筒 | 正常工况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合理布置噪声源:产噪设备布设尽量远离厂界,充分利用距离衰减,以减轻对厂界外的声环境影响。②使用低噪声设备。③产噪设备采取减振措施,在实际生产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设备空击或超能量打击,降低噪声值。④运输车辆通过采取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等措施。⑤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项目为单班生产制,夜间不生产。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规定的2类标准限值 | ①合理布置噪声源:产噪设备布设尽量远离厂界,充分利用距离衰减,以减轻对厂界外的声环境影响。②使用低噪声设备。③产噪设备采取减振措施,在实际生产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设备空击或超能量打击,降低噪声值。④运输车辆通过采取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等措施。⑤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项目为单班生产制,夜间不生产。 | 正常工况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分区防渗 | 已落实分区防渗措施 | |
2 | 落实并优化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固体废物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强各类固体废弃物暂存、转运及处置过程环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危险废物须妥善安全收储,落实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暂存区须落实防雨淋、防渗漏、防流失、防晒措施。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已落实并优化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固体废物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强各类固体废弃物暂存、转运及处置过程环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危险废物须妥善安全收储,落实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暂存区须落实防雨淋、防渗漏、防流失、防晒措施。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并优化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固体废物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强各类固体废弃物暂存、转运及处置过程环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危险废物须妥善安全收储,落实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暂存区须落实防雨淋、防渗漏、防流失、防晒措施。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已落实并优化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固体废物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强各类固体废弃物暂存、转运及处置过程环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危险废物须妥善安全收储,落实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暂存区须落实防雨淋、防渗漏、防流失、防晒措施。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高度重视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安全。加强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确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杜绝事故性排放,防止“跑、冒、滴、漏”现象产生。 | 已高度重视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安全。加强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确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杜绝事故性排放,防止“跑、冒、滴、漏”现象产生。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