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eiagecom
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公示环评文件下载_环评哥

台州市风驰车轮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迁扩建项目

浙江省 - 台州市 - 温岭市
|
C367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李正华 法人 暂无联系方式
朱妙德 安环部 联系方式未公开 查看
项目基本信息
建设项目名称:
台州市风驰车轮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迁扩建项目
项目类别:
C制造业 - C36汽车制造业 - C367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项目地址:
工业城九龙大道北侧
项目总投资:
95 万
项目环保投资:
15 万
环评审批编号:
台环辐〔2023〕12号
排污许可编号:
批复日期:
2023-10-10
审批机构名称:
验收检测单位:
验收检测单位代码:
913301086829321542
验收开始日期:
2024-03-08
验收结束日期:
2024-04-09
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91330108MA2AXDJA8X
验收意见名称:
20240415055837_验收意见.pdf 查看
验收报告:
20240415055837_台州市风驰车轮有限公司X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迁扩建项目.pdf 查看
验收公开载体:
http://www.hzweikanghuanbao.com/news_detail.php?id=3256540
竣工日期:
2023-12-05
营业单位代码:
91331081MA28GUKH3L
营业单位名称:
行业类别年:
2021
行业类别代码:
172
行业名称: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最终行业代码:
C3670
最终行业名称: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本项目铅房的设置充分考虑周围的辐射安全,控制台与铅房分开并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 在本项目中,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控制台与铅房均独立分开,且ZXFlasee W-S型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主射线方向朝东,控制台在探伤铅房东北侧,ZXF W/I型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主射线方向朝上,控制台在探伤铅房西北侧,确保了辐射工作人员在操作位操作时不会受到有用线束的照射。 已落实
2 对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将铅房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操作台与铅房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 公司对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X光检测室:将铅房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操作台与X光检测室划为监督区。生产线上:将铅房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操作台与铅房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 已落实
3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均设置门-机联锁装置,并保证在防护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防护门打开时应立即停止X射线照射,关上防护门不能自动开始X射线照射。门-机联锁装置的设置应方便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内部。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均设置有门-机联锁装置,只有在防护门正常关闭的情况下,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防护门打开时,将立即停止X射线照射。门-机联锁装置的设置更方便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内部。 已落实
4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内均设置紧急停机按钮,每个操作台均设置有急停装置,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能立即停止照射。按钮的安装,应使人员处在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工作场所内任何位置时都不需要穿过主射线束就能够使用。按钮应当带有标签,标明使用方法。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内均设置紧急停机按钮,每个操作台均设置有急停装置,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能立即停止照射。按钮的安装,使人员处在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工作场所内任何位置时都不需要穿过主射线束就能够使用。按钮旁带有标明使用方法。 已落实
5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均设1套机械排风设施,设计风机风量分别为1250m3/h、650m3/h,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容积均约为9m3,每小时有效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72次。室内排风口位于铅房顶棚,排风管道管径为225mm,设置排风扇罩直穿设计出口处设5mm铅防护罩。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均设有1套机械排风设施。ZXFlasee W-S型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风机风量为1250m3/h,设备有效容积为约为9m3,则每小时有效通风换气次数为138次;ZXF W/I型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风机风量为650m3/h,设备有效容积约为9m3,则每小时有效通风换气次数为72次,2台射线装置排风设施均满足不小于3次/h的要求。排风口位于铅房顶棚,排风管道管径为225mm,排风扇罩出口处采用5mm厚的铅防护罩以进行屏蔽补偿。 已落实
6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铅房内均设置视频监控系统,显示屏设置在操作台上,视频探头设置在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铅房内正对防护门一侧墙上及铅房防护门外侧均拟安装视频探头。可监视探伤室内人员的活动和探伤设备的运行情况。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铅房内均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显示屏设置在操作台上,视频探头安置在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铅房内正对防护门一侧墙上及铅房防护门外侧均安装视频探头。可监视探伤室内人员的活动和探伤设备的运行情况。 已落实
7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均需设置固定式场所辐射探测报警装置。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式场所辐射探测报警探头,可实时检测铅房内辐射剂量率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射线装置处于出束状态。 已落实
8 探伤工作人员进入铅房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当辐射水平达到设定的报警水平时,个人剂量报警仪报警,探伤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开铅房,同时阻止其他人进入铅房,并立即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 公司为本项目4名辐射工作人员配置了个人剂量计,委托浙江亿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公司为本项目4名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当个人剂量报警仪报警时,辐射工作人员立即离开探伤作业区域,同时阻止其他人进入探伤作业区,并立即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 已落实
9 应定期测量铅房外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或环境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包括操作者工作位置和周围毗邻区域人员居留处。测量值应当与参考控制水平相比较。当测量值高于参考控制水平时,应终止探伤工作并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 公司为4名辐射工作人员配置了1台便携式X-γ巡测仪,辐射工作人员定期(每个季度1次)对射线装置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巡测,做好巡测记录;当监测值高于2.5μSv/h时,终止探伤工作并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 已落实
10 每次工作前应检查检测设备,如交接班或当班使用个人剂量报警仪前,应检查个人剂量报警仪是否正常工作。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个人剂量报警仪不能正常工作,则不应开始探伤工作。 交接班或当班时,辐射工作人员在使用便携式X-γ剂量率仪前,务必确保便携式X-γ剂量率仪能正常工作。若发现便携式X-γ剂量率仪不能正常工作,则严格禁止开始探伤工作。 已落实
11 在每一次照射前,操作人员都应该确认铅房内部没有人员驻留并关闭防护门。只有在防护门关闭、所有防护与安全装置系统都启动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探伤工作。 在进行每一次的照射操作前,操作人员巡逻以确保探伤铅房内没有无关人员的停留,并确保防护门已经关闭,并且所有的防护和安全设备系统都已启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才能正式启动探伤工作。 已落实
12 各项辐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拟张贴于铅房外墙上。 检测室内各项辐射规章制度安放在操作台上,生产线上的各项辐射规章制度张贴在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上。 已落实
13 应发文成立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全单位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管理工作,并明确相关人员及职责内容。 公司成立了组长为李正华,副组长为朱妙德的辐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为吴彬彬、冯双虎、杨晨方,明确了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责。 已落实
14 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应参加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发的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学习相关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按要求及时参加复训;应配备个人剂量计,定期送检有资质单位(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应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每一年或两年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完整的职业健康档案。 ① 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共4名,其中2名为新增、2名为原有辐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合格证书。 ② 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均配置个人剂量计,委托浙江亿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③ 本项目4名辐射工作人员均已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已落实
15 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要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并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公司制定了《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使用场所安全措施》、《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和台账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自行检查和年度评估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公司各辐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已落实
16 结合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配置数量及项目情况,沿用现有的设备X-γ辐射剂量率巡测仪1台、个人剂量计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1台,新增辐射工作人员2名拟配备2台个人剂量计再配备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项目实施后总配备便携式X-γ辐射剂量率巡测仪1台、个人剂量计4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2台。拟新增固定式剂量报警仪。 项目实施后总配备便携式X-γ辐射剂量率巡测仪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2台,为4名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了个人剂量计。两台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配置了固定式剂量报警仪探头,共用一个显示屏,安装在生产线上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操作台上。 已落实
17 公司在台州市温岭市工业城九龙大道北侧浙江风驰机械有限公司厂房内,迁建一套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最大管电压为160kV,最大管电流5mA,扩建一套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最大管电压为160kV,最大管电流为5mA,对其自生产的铝幅板车轮进行无损检测。以上探伤设备均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带自屏蔽系统。 为了满足公司发展对生产力和产品质量的需求,公司将原位于厂房北侧的一套ZXFlasee W-S型X射线实时检测系统搬迁至厂房南侧的X光检测间内,并在现有厂区生产车间内成品仓库东侧铝幅板生产线上新增一套ZXF W/I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用于对其自生产的铝幅板车轮进行无损检测。两套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均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带自屏蔽系统,最大管电压均为160kV,最大管电流均为5mA。 已落实
18 你公司须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认真落实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完善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培训管理等工作,严防辐射事故发生。 公司制定了《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使用场所安全措施》、《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和台账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自行检查和年度评估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了人员安全防护和管理工作;公司已落实了各项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本项目4名辐射工作人员均已参加了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公司已为本项目4名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并委托浙江亿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季度检测一次,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本项目4名辐射工作人员均已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已落实
19 你公司应每年对辐射安全工作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应当立即整改,并建立相关档案,年度评估报告定期上报生态环境部门。 公司已制定《自行检查和年度评估制度》,每年对射线装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年度评估,并编写安全和防护状态年度评估报告,于每年1月31日前上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 已落实
20 你公司在该项目投入试运行前,必须向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同时须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并按照规定对配套建设的辐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 公司已申领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浙环辐证[J2481],有效期至2028年12月17日,种类和范围: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公司已严格执行辐射防护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本项目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已落实
21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顶部均设有一个工作状态指示灯。 2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顶部均设有一个工作状态指示灯。 已落实
22 X射线探伤机的固有安全属性要求: 1、X射线管头组装体:X射线探伤设备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00cm处的漏射线所致周围剂量当量率应符合《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17-2022)的要求,在随机文件中应有这些指标的说明。其他放射防护性能应符合GB/T26837的要求。 2、控制台: ①应设置有高压接通时的外部报警或指示装置。 ②应设置紧急停机开关系统电源按钮、X射线电源按钮与安全互锁钥匙开关,紧急状态下可立即关闭所有电源。 1、X射线管头组装体:本项目X射线探伤机,生产厂家为丹东锐新射线仪器有限公司,满足X射线探伤机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00cm处的漏射线所致周围剂量当量率符合《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17-2022)的要求。 2、控制器: ①控制器已设置有高压接通时的外部报警和指示装置。 ②已设有紧急停机开关系统电源按钮、X射线电源按钮与安全互锁钥匙开关,紧急状态下可立即关闭所有电源。 已落实
23 设备安全操作管理措施要求: (1)探伤工作人员进入铅房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当辐射水平达到设定的报警水平时,个人剂量报警仪报警,探伤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开铅房,同时阻止其他人进入铅房,并立即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 (2)应定期测量铅房外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或环境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包括操作者工作位置和周围毗邻区域人员居留处。测量值应当与参考控制水平相比较。当测量值高于参考控制水平时,应终止探伤工作并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 (3)每次工作前应检查检测设备,如交接班或当班使用个人剂量报警仪前,应检查个人剂量报警仪是否正常工作。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个人剂量报警仪不能正常工作,则不应开始探伤工作; (4)在每一次照射前,操作人员都应该确认铅房内部没有人员驻留并关闭防护门。只有在防护门关闭、所有防护与安全装置系统都启动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探伤工作; (5)各项辐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拟张贴于铅房外墙上; (6)建立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使用台账。 (1)公司为本项目4名辐射工作人员配置了个人剂量计,委托浙江亿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公司为本项目4名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当个人剂量报警仪报警时,辐射工作人员立即离开探伤作业区域,同时阻止其他人进入探伤作业区,并立即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 (2)公司为4名辐射工作人员配置了1台便携式X-γ巡测仪,辐射工作人员定期(每个季度1次)对射线装置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巡测,做好巡测记录;当监测值高于2.5μSv/h时,终止探伤工作并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 (3)交接班或当班时,辐射工作人员在使用便携式X-γ剂量率仪前,务必确保便携式X-γ剂量率仪能正常工作。若发现便携式X-γ剂量率仪不能正常工作,则严格禁止开始探伤工作。 (4)在进行每一次的照射操作前,操作人员巡逻以确保探伤铅房内没有无关人员的停留,并确保防护门已经关闭,并且所有的防护和安全设备系统都已启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才能正式启动探伤工作。 (5)检测室内各项辐射规章制度安放在操作台上,生产线上的各项辐射规章制度张贴在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上。 (6)公司建立了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使用台账。 已落实
24 设备检修维护要求: (1)每周检测设备的坚固性,检验电气连接是否松脱,保持零部件的清洁和完整,保证其在可靠的使用状态下。 (2)每季度对X射线装置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铅房机门联锁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报警装置等)进行维护、保养及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3)每次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检测X射线装置的绝缘体性能以及接地情况,长期不使用的电器仪表和设备应定期通电,防湿排潮,防止其腐蚀损坏。 (4)操作时用的仪器和设备,在操作前必须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执行,做好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检测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若发现异常情况,应马上停止使用。发现X射线装置(铅房门机联锁装置等)破损,有泄漏情况,必须委托有资质的部门进行维修。 (5)进入机房检查和处理故障时,必须关闭高压,拨出控制台上开关钥匙,方可进入检查和处理故障。 (6)每年定期请有资质的部门对本项目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防设备设施破损,造成辐射事故。 (7)每年对本单位辐射工作安全与防护状况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方案。 (8)每年12月份对本制度的落实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对落实及执行较好的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处分及经济处罚。 (1)辐射工作人员每周检测设备的坚固性,检验电气连接是否有松脱,保持零部件的清洁和完整,保证其在可靠的使用状态下。 (2)辐射工作人员每季度对X射线装置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铅房机门联锁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报警装置等)进行维护、保养及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3)辐射工作人员在使用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前,务必检查X射线装置的绝缘体性能以及接地情况,长期不使用的电器仪表和设备严格按照要求定期通电,防湿排潮,防止其腐蚀损坏。 (4)辐射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之前,检查所有使用的仪器和设备是否正常,严格遵循设备使用手册中的说明,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检测设备能够安全且有效地工作,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辐射工作人员立即停止使用。 (5)当需要进入机房进行故障检查和处理时,务必先关闭高压系统,从控制台上取出开关钥匙,这样才能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故障的处理。 (6)公司每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部门对本项目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1次,以预防设备和设施损坏,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事故。 (7)公司每年对辐射工作安全与防护状况进行一次年度评估,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立刻进行整改。 (8)每年12月,对公司制定的相关辐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对于表现出色的人员会给予表扬和奖励,而对于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进行批评、处罚或经济处罚。 已落实

台州市风驰车轮有限公司

行业:C367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地区:浙江省 - 台州市 - 温岭市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