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依托C区污水处理站 |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中表1的间接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和猇亭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要求 | 项目生产废水经污水收集池收集后依托C区600m3/d综合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猇亭污水处理厂 | 对项目C区污水处理站排口进行了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文丘里除雾器+水洗塔+静电除雾器+32m排气筒(DA012);碱洗塔+32m排气筒(DA013) |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中硫化氢废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和表1二级标准;五氧化二磷、磷酸雾执行标准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要求 | 黄磷精制废气G1-1中污染物主要为五氧化二磷,通过静电除雾器+32m排气筒(DA012)高空排放;水合塔尾气G1-2中染物主要为五氧化二磷、磷酸雾,通过文丘里除雾器+水洗塔+静电除雾器+32m排气筒(DA012)高空排放;脱砷尾气G1-3、曝气装置曝气尾气G1-4、磷酸二氢钠装置曝气尾气G1-5中的污染物均为硫化氢,通过碱洗塔+32m排气筒(DA013)高空排放 | 脱重塔及吸收塔尾气排气筒;脱砷、曝气废气排气筒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减振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要求 | 本噪声主要为各类生产设备及风机、泵、冷却塔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通过①选用优质、低噪的生产设备;②通过隔声、吸声、消声及减振等降噪;③合理进行总体布局,利用建筑物、构筑物隔声等方式进行降噪 | 围绕厂界四周共布设8个监测点位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项目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应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建设防渗工程,其中重点防渗区包括危废暂存库、应急事故池、储罐区、污水处理设施等。建立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项目投入运营后按计划做好地下水、土壤等动态监测工作,并依法向社会公开 | 项目采取了分区防渗措施,危废暂存库、储罐区、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防渗区,采用了1.5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等效的防渗处理,设置了地下水监测井。建立了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 | |
2 | 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处置原则,落实各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不合格桶(未使用过)由物质部门回收再利用。废弃包装材(含使用过包装桶)、废滤芯、废润滑油、过滤杂质、砷渣等危险废物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安全妥善处置,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转运联单制度 | 项目依托C区已建危废仓库,过滤工段砷渣、杂质、废滤芯、桶清洗检验的不合格桶(使用过)、设备维修废润滑油、废弃包装物等危险废物经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执行了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转运联单制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处置原则,落实各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不合格桶(未使用过)由物质部门回收再利用。废弃包装材(含使用过包装桶)、废滤芯、废润滑油、过滤杂质、砷渣等危险废物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安全妥善处置,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转运联单制度 | 项目依托C区已建危废仓库,过滤工段砷渣、杂质、废滤芯、桶清洗检验的不合格桶(使用过)、设备维修废润滑油、废弃包装物等危险废物经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执行了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转运联单制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事故排放污染物收集系统,设置三级防控体系,罐区周围设置隔水围堰和导流设施,罐区内各储罐之间设置隔断,围堰外设置明沟。依托D区现有事故应急池3000m3和初期雨水池4200m3,以满足项目事故废水的收集要求。开展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定期开展演练。建设单位应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并在设计、运营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制度并实施 | 项目依托D区现有4500m3事故应急池和4000m3初期雨水池;本项目磷酸罐区设置了围堰,黄磷地槽设置了保温装置;项目设置了消防沙池,配备了灭火器材,开展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定期开展演练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