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油沉淀池 | / | 建设并在完工后拆除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期,施工人员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应经过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普兰镇生活垃圾收集点;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产生的废旧零部件和工程产生的废金属等可回收利用废物,清检运至废品收购站;本工程施工中产生的不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建筑垃圾、废弃土砂石等运至取土场回填;柴油发电机组及施工机械保养时会产生少量的含油固废,该部分固废为危险固废,采用专门的容器妥善收集,无害化处理。运营期,加强对农药、化肥包装袋的回收管理。 |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钢筋边角料、编织袋、木材、废钢材边角料等进行规范收集并外售,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规范收集后运至普兰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项目在南北两个施工场地各设置了带盖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定期运至普兰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项目施工过程中集中进行客土回填工作,定量挖取,未产生剩余土方。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做好项目区域施工迹地和取料场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施工生产场地使用结束后,进行土地平整,将地表临时建筑物进行拆除并回收,对占地区的地表进行原貌恢复;对取料场进行削坡,播撒草种等生态恢复措施,同时落实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 项目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环评文件中的要求,未设置施工便道、取料场;项目设置的客土取土场取土时间选在非汛期(2017年4月)取土,不涉水取土,因此未修建排洪设施,在取土完毕后及时进行平整与恢复,并播撒当地草籽;堆土场周边设置临时沙袋挡墙及临时排水沟,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了土地平整、挡墙拆除、排水沟回填,并播撒当地草籽;施工场地区域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拆除,并平整土地,播撒菜籽;农田工程在施工前进行了表土剥离,平整后覆盖表土复耕。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