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有机肥造粒生产线配料、搅拌、1号粉碎、造粒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经集气设施收集后经袋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降尘室+喷淋塔降尘处理后经车间15m高排气筒P1排放;有机肥造粒生产线烘干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经集气设施收集后经旋风除尘器+降尘室+喷淋塔降尘处理后经车间15m高排气筒P1排放;有机肥造粒生产线天然气燃烧机产生的废气经低氮燃烧器处理+旋风除尘器+降尘室+喷淋塔降尘处理后经车间15m高排气筒P1排放;有机肥造粒生产线1号冷却、1号筛分、2号筛分、2号冷却、2号粉碎、包装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经集气设施收集经旋风除尘器+降尘室+喷淋塔降尘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P1排放 | 《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表1重点控制区标准要求;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规定限值要求。 | 有机肥造粒生产线配料、搅拌、1号粉碎、造粒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经集气设施收集后经袋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降尘室+喷淋塔降尘处理后经车间15m高排气筒P1排放;有机肥造粒生产线烘干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经集气设施收集后经旋风除尘器+降尘室+喷淋塔降尘处理后经车间15m高排气筒P1排放;有机肥造粒生产线天然气燃烧机产生的废气经低氮燃烧器处理+旋风除尘器+降尘室+喷淋塔降尘处理后经车间15m高排气筒P1排放;有机肥造粒生产线1号冷却、1号筛分、2号筛分、2号冷却、2号粉碎、包装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经集气设施收集经旋风除尘器+降尘室+喷淋塔降尘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P1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车间的废气经15m排气筒有组织排放,颗粒物、NOX的排放浓度分别为9.6mg/m3,15mg/m3;SO2未检出,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表1中重点控制区限值:颗粒物≤10 mg/m3、SO2≤50 mg/m3、NOx ≤100mg/m3。颗粒物有组织排放速率最大值为6.4×10-2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规定限值:3.5kg/h。 | 达标 |
2 | 项目配建的生产车间生产时应处于封闭状态,采取粉碎机密闭,设备上方安装密闭集气罩,进料口、出料口安装密闭集气罩等收尘设施,并加强对贮存易产生扬尘的各类粉状、粒状、块状物料及燃料堆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做到全部密闭储存。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规定要求。 | 项目配建的生产车间生产时应处于封闭状态,采取粉碎机密闭,设备上方安装密闭集气罩,进料口、出料口安装密闭集气罩等收尘设施,并加强对贮存易产生扬尘的各类粉状、粒状、块状物料及燃料堆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做到全部密闭储存。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无组织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307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养护,采取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减震、隔声、消音和门窗密闭等综合治理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养护,采取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减震、隔声、消音和门窗密闭等综合治理措施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监测点位的昼间等效声级最大值为59dB(A),夜间等效声级最大值为46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属于危险废物的其储存、处置、运输应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危险废物转移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进行,严禁流失、扩散。 员工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进行无害化处理。各固废贮存点等须按规定采取“三防”等环保措施。 | 项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包装袋暂存在20m2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外售物资回收单位;项目废机油、包装桶属于危险废物,目前企业暂未产生,废机油包装桶产生后暂存在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签订危废协议并外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落实可行的环境污染防控措施与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进行事故应急演习,同时做好记录和总结。制定的企业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各项环保工作落实到人,做好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环境监测资料等环境保护档案的存档工作,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将制定的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海阳分局备案。 | 企业落实了可行的环境污染防控措施与环境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环境风险应急演练,管控好环境风险。 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企业已编制完成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报送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海阳分局备案,备案号:370687-2024-038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