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工艺废气RCO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排放限值 | 已建设 | 非甲烷总烃最大监测浓度为13.3mg/m³、最大排放速率为0.00403kg/h,甲醇浓度未检出、最大排放速率为0.000616kg/h,最大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排放限值。 | 达标 |
2 | 化验室废气“UV光氧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 | 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排放限值,氨、硫化氢最大排放速率和污染物臭气浓度最大排放数据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 已建设 | 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7.80mg/m³、最大排放速率为0.204kg/h,氨最大排放速率为0.0016kg/h,硫化氢最大排放速率为0.000935kg/h,臭气浓度最大排放浓度为977倍数。 | 达标 |
3 | 燃气锅炉低氮燃烧器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中规定的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 | 已建设 | 二氧化硫最大排放浓度未检出、氮氧化物最大排放浓度34.0mg/m³、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3.0mg/m³。 | 达标 |
4 | 化验室废气“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排放限值 | 已建设 | 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10.4mg/m³ | 达标 |
5 | 切片工序废气“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排放限值 | 依托原有污染防治措施及排气筒 | 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4.25mg/m³、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4.2mg/m³。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振、建筑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 | 已建设 | 厂界昼间最大噪声级为54dB(A)、夜间厂界最大噪声级为44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新建1座危险废物暂存库,建筑面积80平方米。危险废物收集、暂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 实际建设1座危险废物暂存库,建筑面积60平方米。危险废物收集、暂存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罐区一、环氧乙烷罐区重点防渗 | 进行了分区防渗,以阻止泄漏到地面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及土壤中。其中生产装置区、罐区、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包括生产污水排水构筑物)、事故池和危险废物暂存间做为重点防渗区;辅助用房、备件库、仓库为一般防渗区;厂区道路、办公区、绿化带、变配电站等为简单防渗区,设有围堰。建立了三级防控系统,可将污染区防渗区域滞留在地面的污染物进行收集,集中送至事故池或污水处理站处理。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