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中和沉淀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A等级标准 | 中和沉淀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集气罩、通风橱、活性炭吸附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327-1996)二级标准(排放速率严格50%)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厂界无组织废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厂界标准值的二级标准 | 无机前处理1室、无机前处理2室、理化1室、理化2室、高温室、试剂室和危废暂存间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分别经通风橱、集气罩收集后,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于项目楼顶16m高的排气筒外排(DA001);光谱室、色谱室、有机前处理室、测油室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气,经通风橱、集气罩收集后,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于项目楼顶15.8m高的排气筒外排(DA002);项目在实验过程中试剂挥发、微生物培养等产生少量异味,均呈无组织形式排放,无组织异味气体经实验室通风扩散,稀释扩散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防振降噪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防振降噪等措施,项目设备均位于房间内,通过墙体阻隔距离衰减对项目影响小。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规范处置。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危险废物贮存及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规定;一般固废能回收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与生活垃圾一同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 员工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实验室做实验时产生破碎玻璃器皿(未沾染化学试剂)和废包装物,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废培养基经统一收集并用灭菌锅进行灭菌灭活处理后,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废弃实验服、帽子、口罩及手套经统一收集并用灭菌锅进行灭菌灭活处理后,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一般检测废样集中收集后由环卫清运处理;纯水机采用“离子交换+再交换+反渗透膜”工艺制备纯水,更换下来的离子交换树脂、废滤膜同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本次项目设置1间危废暂存间,位于气瓶间东侧,建筑面积8m²。地面墙裙进行防渗处理,设置专用容器分类收集,分类分区存放,不相容的危废不相邻存放,危废暂存间内、外设置标识牌。项目产生的有报废化学试剂(HW49其他废物900-999-49)和化学试剂包装物(HW49其他废物900-047-49)、实验废液(HW49其他废物900-047-49)、废活性炭(HW49其他废物900-039-49)、废过滤器(HW49其他废物900-041-49)、中和沉淀残渣(HW49其他废物900-047-49)和废弃紫外灯管(HW29其他废物900-023-29)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由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定期清运处置,固体处置率达100%。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应做好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化学试剂分区存放、规范管理,严格规范操作规程;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并备案,同时组织培训学习和开展应急演练。 | 建设单位根据规范管理存储使用危险化学品,严格规范操作规程等有关措施,云南巨星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20日编制完成了《云南巨星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版)备案(备案证号:530162-2023-060-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