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处理设施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 2 | 渗滤液经处理后的达标废水,采用 罐车将其拉至丹东大孤山碧清水务 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进一步处理 | 渗滤液的出水水质中检测项目 COD、BOD5、氨氮、总氮和总磷,均满足丹 东大孤山碧清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进水水质要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 2 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气处理设施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根据调查,项目运营期间(2020 年 10~12 月)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渗滤液处理过程 中产生的恶臭,垃圾装车、清运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石灰仓储存过程中产生颗粒物。 其中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经除臭装置处理后,以无组织形式排放。垃圾装车过 程中产生的颗粒物采取填埋场遮盖、封闭车辆和在路面及垃圾填埋表面及时喷水的方式 抑制二次扬尘的产生,填埋场边界设挡风和抑制轻质垃圾网。项目石灰仓储存过程中产 生颗粒物经仓体自带的除尘器处理后回用,未被回用的颗粒物经出气口无组织排放,由 于项目使用的石灰量较小,并且经处理后的颗粒物量较小,故项目运营期不会对大气环 境产生影响。 | 本项目甲烷监测结果满足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标准要求;臭气浓度监测结果满足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 1 二级标准;氨、硫化氢监测结果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 气环境》(HJ 2.2-2018)附录 D 要求;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中表 1 二级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四)落实固体废物处置。金属废料均回收再利用、土建工程垃圾在施工后回填、不可回填、利用部分应按照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生活用品以及饮食垃圾应及时清运处理,避免污染环境,生活垃圾应设置集中收运设备,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执行《一 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 根据调查,由于项目现已完成建设与修复,且项目地已恢复平地,所有处置措施以 及所有运行设施拆除后均由提供方运走,继续使用。项目运行时期主要建设渗滤液处理 设施,该设施均属于可移动设施,主要为钢结构,拆除后可由乙方运至下一个使用点进 行使用,故不作为固废处置。渗滤液处理站底部的硬化混凝土拆除后外售于回收单位, 故不作为固废处理。 因此,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固废包括固化母液、污泥、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 其中,固化母液、污泥及部分废包装材料(涉及阻垢剂、碳酸钙等)属于一般固体废物, 无危险废物产生。 生活垃圾经收集后随其他清运垃圾统一拉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固化母液和污泥,与 其他清运垃圾一起拉至填埋场;使用的原材料阻垢剂、碳酸钙、改良剂、消泡剂等产生 的废包装材料,暂存于一般固废间后,定期外售综合利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 | 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研阅,东港市孤山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应的工程队对该项目进行 了相应的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工程和管理措施,有效地减缓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本项目 工程没有引发明显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 通过各种环保措施的落实,水土得以保持。植被恢复措施得到落实,植被恢复效果 良好,对野生动物、植物的影响,也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逐渐消除。 东港市孤山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应的工程队对该项目运行期采取了相应的生态恢复 及管理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基本落实了本项目环评及环评批复提出的 各项生态保护措施,生态环境总体恢复情况较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 | 项目在施工期与运营期均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配备 了防酸碱靴、防护手套、铁锹、灭火器等应急物资,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