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 | 氰化物、氟化物、重金属执行《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260-2020)表1水污染物排放要求间接排放中的太湖流域标准,CODcr、SS、石油类等纳管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氨氮和总磷执行《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总氮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 企业目前电镀生产废水按水质特性分类收集,废水管线采用明管套明沟并架空敷设。目前厂区内生产废水按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氰废水、综合废水、前处理废水、化学镍废水、含锌废水、含铜废水、含银废水共9股分质纳入公司污水收集管网。 车间内废水分质收集,每条电镀线旁配套分类废水收集池,并做排放前水质监测,最大程度避免废水分质不清,通过架空明管进入污水站相应集水池中;倒缸产生的高浓度废液缓慢注入车间分类废水收集池,分质进入污水站相应集水池,与同质漂洗废水混合匀质后进入预处理系统处理。 本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纳管。 | 监测点位为含铬废水收集池,化学镍废水收集池,含镍废水收集池,含银废水收集池,含氰废水收集池, 含铜废水收集池 ,含锌废水收集池 ,前处理废水收集池 ,综合废水收集池 ,含镍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t含铬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t含银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污水处理站总排口, 生活污水排放口, 雨水排放口 ,3个地下水监测井;监测频次为4次/天,共2天;监测因子为流量和浓度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23套废气处理装置 | 本项目一阶段营运期电镀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硫酸雾、氯化氢、氰化氢、铬酸雾和氮氧化物,有组织排放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5新建设施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6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中相应标准。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污水站恶臭气体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 | 一阶段电镀线共设置23套废气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气经U型封闭+槽边双侧吸或顶吸收集后,综合酸雾废气经碱喷淋吸收处理(15套装置)达标后通过27m高排气筒排放;铬酸雾经网格板铬雾回收+碱喷淋处理(5套装置)达标后通过27m排气筒排放;含氰废气收集后采用二级次氯酸钠喷淋吸收处理(3套装置)达标后通过27m高排气筒排放。 储罐呼吸废气通过呼吸管进入综合酸雾塔处理;储罐分装在罐区围堰内进行,分装口位置设集气罩,废气收集后与呼吸废气一并进入综合酸雾塔处理。 | 监测点位为23套废气处理装置出口;监测频次为3次/天,共2天;监测因子为风量、风速、温度、含湿量、浓度、排气筒高度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降噪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即昼间65dB,夜间55dB | 1)设计选用同类产品中噪声低的机电设备。 2)风机底部设减振基础,风管进出口采用软接头,并添加消音器。 3)空压机设独立隔声房,底部设减振基础。 4)合理布置生产设备,噪声级较高的设备尽量远离敏感点布置。 | 厂界东、南、西、北侧各设1个监测点位,昼、夜各1次,共2天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切实落实好建设项目的废水集中收集,地面硬化防渗,做好预防措 施,其次做完善废水发生非正常排放时的收集,并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泄漏物料导入事 故应急池,本项目的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 已按环评要求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固废污染防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固废处置原则,对照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实施工作的通知》(浙环函〔2020〕297号)的要求,对产生的各类固废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处置,提高综合利用率。项目产生的阳极残料、报废产品等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镀槽槽渣、废化学品容器、污水处理污泥等为危险废物,各类危废须按规范送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并执行转移联单制度。按工业固废污染防治要求建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废暂存间。同时按照《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要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与省固体废物治理系统联网。 | 企业设置1间130m2危废暂存间用于贮存污泥以外的危废,委托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安全处置;设置1间300m2污泥库,用于贮存污泥,委托杭州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安全处置;已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已按要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与省固体废物治理系统联网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日常生态环保管理和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对照《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部门联动工作的通知》(甬环发〔2021〕8号)、《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环保设施安全管理联动机制的通知》(甬应急〔2023〕22号)等文件要求,项目涉及污水处理站等重点环保设施,企业应落实环保设施安全生产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重点环保设施进行设计,并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安全管控台账资料。本项目涉及铬酐、氰化物、硫酸镍等重点环境风险源,须切实加强项目建设从设计、施工、储存、使用全过程环境风险管理。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书》要求落实风险事故防范对策措施,设置总容积1100m3的三个事故应急水池,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有效防范因污染事故排放或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 本项目设置易制爆仓库(硝酸和双氧水)、易制毒仓库(盐酸和硫酸)、剧毒品仓库(氰化物)和酸罐区,厂内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同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库内物质分类存放,禁忌混合存放。物料存放区和电镀车间生产作业地面、工艺废水收集管沟的沟壁及沟底均采用相应的防腐防渗工艺处理;各股废水的集水池池壁及池底采用重度防腐防渗工艺处理。厂区已设3个地下应急池及配套管线,总容积1100m3;已编制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号330281-2023-207-M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