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循环水池 | 无 | 该项目营运期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不外排;初期雨水收集后回用于降尘,不外排;冲洗水收集后用于选煤补充水,不外排;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 不外排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经布袋除尘器 | 车间颗粒物排放浓度应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4中标准要求;烟气除尘采用布袋除尘,通过 30m 高烟排放。营运期锅炉烟气排放浓度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14)表2燃煤锅炉排放限值要求。 | 经布袋除尘器 | 锅炉废气有组织排放中二氧化硫最大排放浓度值为63mg/m3、氮氧化物最大排放浓度值为83mg/m3、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值为13.1mg/m3、汞及其化合物最大排放浓度值为0.0025Lmg/m3、烟气黑度(林格曼级)<1级;锅炉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汞及其化合物、烟气黑度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 71-2014)表 2标准限值要求。破碎筛分废气有组织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值为11.5mg/m3;破碎筛分废气有组织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表4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2 | 原煤堆场和矸石堆场四周设置8m高防风抑尘网(厂界内西侧防风抑尘网),精煤堆场、中煤堆场和煤泥堆场四周设置8m高防风抑尘网(厂界内东侧防风抑尘网),防风抑尘网围挡高度均不低于物料高度的1.1倍,各堆场使用苫布遮盖并定期洒水降尘;原煤及产品采用封闭输煤栈桥输送,皮带上方安装固定喷淋装置洒水降尘; |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表5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的限值要求。 | 原煤堆场和矸石堆场四周设置8m高防风抑尘网(厂界内西侧防风抑尘网),精煤堆场、中煤堆场和煤泥堆场四周设置8m高防风抑尘网(厂界内东侧防风抑尘网),防风抑尘网围挡高度均不低于物料高度的1.1倍,各堆场使用苫布遮盖并定期洒水降尘;原煤及产品采用封闭输煤栈桥输送,皮带上方安装固定喷淋装置洒水降尘; | 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中颗粒物浓度最大值为0.380mg/m3;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表5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的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该项目营运期采取设备基础减振、安装隔声罩、生产车间墙体隔声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 | 该项目营运期采取设备基础减振、安装隔声罩、生产车间墙体隔声等措施 | 本项目在生产运行时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昼间最大噪声值为54.8dB(A)、夜间最大噪声值为44.5dB(A),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限值要求(昼间≤55,夜间≤45)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防渗区:原煤堆场、精煤堆场、中煤堆场、煤泥堆场、矸石堆场、受煤坑、洗煤车间及各水池构筑物进行一般防渗,防渗能力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1×10-7cm/s;厂区运输道路采取水泥地面硬化。危险废物贮存点为重点防渗区,地面与裙脚采用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贮存设施或贮存分区内地面、墙面裙脚、堵截泄露的围堰、接触危险废物的隔板和墙体等应采用坚固的材料建造,表面无裂缝。防渗技术要求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有关防渗要求。 | 一般防渗区:原煤堆场、精煤堆场、中煤堆场、煤泥堆场、矸石堆场、受煤坑、洗煤车间及各水池构筑物进行一般防渗,防渗能力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1×10-7cm/s;厂区运输道路采取水泥地面硬化。危险废物贮存点为重点防渗区,地面与裙脚采用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贮存设施或贮存分区内地面、墙面裙脚、堵截泄露的围堰、接触危险废物的隔板和墙体等应采用坚固的材料建造,表面无裂缝。防渗技术要求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有关防渗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包装袋、仲辛醇桶暂存于存储间,厂家回收处理; 除尘器收尘定期清理后立即外售综合利用; | 废包装袋、仲辛醇桶暂存于存储间,厂家回收处理; 除尘器收尘定期清理后立即外售综合利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按照“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强化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完善预警、预防工作。加强车间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危废暂存间及存储设施的维护及管理,严格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该项目设置1座容积为 300 立方米的事故池。 | 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主要涉及的风险物质为废油类物质,其中柴油在厂区最大贮存量为0.425t。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要分析并。加强车间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存储设施的维护及管理,严格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该项目设置1座容积为 300 立方米的事故池。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