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主变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 | 新建#1、#2低噪主变 | 110kV东明变电站厂界噪声监测结果为昼间49dB(A)~52dB(A),夜间42dB(A)~45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建议业主以合同形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变电站施工活动限制在站区边界范围内;施工时杆塔基础开挖、电缆沟开挖多余的土石方不允许随意倾倒,应采取就地回填或异地回填等方式妥善处置;施工完成后立即清理施工迹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②变电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开挖量,施工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应集中堆置,不允许随意处置,尽量减少地表植被占用和破坏范围;输电线路塔基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圈定施工活动范围,避免对周边区域植被造成破坏;塔基施工开挖及电缆沟开挖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施工结束后按原土层顺序分层回填,以利于后期植被恢复;杆塔基础、电缆沟施工结束后,尽快清理施工场地,并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复耕或进行植被恢复;对于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工程施工前将对施工区域内的植物进行苗木移植。对施工临时占地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恢复原有的植被功能。 ③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采用低噪声的机械等施工设备,禁止随意大声喧哗等高噪声的活动;新建线路工程尽可能利用现有道路作为施工道路;施工结束后,对施工扰动区域及临时占地区域进行原生态恢复。 ④施工单位在土石方工程开工前应做到先防护,后开挖。土石方开挖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对开挖后的裸露开挖面用苫布覆盖,避免降雨时水流直接冲刷,施工时开挖的土石方不允许就地倾倒,应采取回填或异地回填,临时堆土应在土体表面覆上苫布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做好临时堆土的围护拦挡;变电站施工区域的裸露地面应在施工完成后尽快采用碎石铺设或进行绿化。 ⑤施工期优化施工布置及施工方案,本工程线路涉及少量农田,工程施工临时占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必要时采取彩条布、钢板等隔离,减少对农田耕作层土壤的扰动和破坏;优化杆塔基础布置,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尽量避开农田区域布置,确实无法避让的,应尽量选择布置在农田边角处,减少对农业耕作的影响;在农田区域的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及早清理建筑垃圾,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平整,并根据土地利用功能及早复耕。 ⑥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要标明施工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施工期间的噪声问题要从源头上把握,工程施工设备的选取上要选址噪声较低的型号,并合理安排强噪声施工行为的时间,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 ①建设单位已将严格控制施工用地、合理处置土石方、迹地恢复等要求纳入施工合同中。 ②根据走访施工单位,变电工程施工期间按照图纸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工程施工开挖土石方均用于回填,无弃方;塔基、电缆沟施工结束后已将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并对破坏的植被或路面进行了复绿和水泥硬化。绿化及硬化效果良好。 ③施工单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培训,提高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及环保意识,施工期间未出现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工程采用了静力压桩机、挖掘机、混凝土泵车等,有效控制了施工活动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利用现有园区大道以及横一路(在建)作为施工道路,无须开辟新施工便道,减少了施工的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对破坏区域进行了复绿和水泥硬化。绿化及硬化效果良好。 ④本项目土石方工程已避开雨季进行施工;场地开挖后裸露面和临时堆土区均采用了密目式安全网苫盖,有效避免了雨水的直接冲刷;施工开挖土石方均用于回填,不外弃;工程合理安排施工时序,临时堆土区周边设有围护拦挡;变电站施工结束后,对站内进行了绿化,对周边临时占地进行了硬化处理。 ⑤线路工程临时占地仅占用少量农田,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采用彩条布隔离,严格控制施工用地,未对周边农田造成扰动和破坏;工程优化了线路路径,减少了新建杆塔的数量,且塔基均布置在农田边角处,邻近园区大道旁,有效控制了对农业耕作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了清理。 ⑥施工单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培训,提高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及环保意识,施工期间未出现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施工区域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野生动物的影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t①建设单位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抢救中心,明确各成员职责,各负其职。 ②本项目主变压器下方应设置集油沟,建设一座有效容积为30m3、配有油水分离装置的主变事故油池,集油沟和事故油池须落实防渗漏处理。 | ①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了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包括应指挥中心、应急办、现场指挥部、应急救援部等组织机构。 ②本项目变电站变压器下方设有集油坑(主变油坑),并建有一座有效容积为30m3的总事故油池,配有油水分离装置,本项目事故油池容量大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能够满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的要求。事故油池、主变油坑均采用抗渗等级为P8的抗渗混凝土构建,并加以涂抹防渗材料等有效的防渗处理。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