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86 123456
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公示环评文件下载_环评哥

铜阳极泥处理系统环保升级改造项目

湖北省 - 黄石市 - 铁山区
|
C322贵金属冶炼
项目基本信息
建设项目名称:
铜阳极泥处理系统环保升级改造项目
项目类别:
C制造业 - 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C322贵金属冶炼
项目地址:
湖北省黄石市开铁区鹏程大道100号
项目总投资:
8895 万
项目环保投资:
2330 万
环评审批编号:
黄环开铁审函〔2023〕2号
排污许可编号:
批复日期:
2023-02-08
审批机构名称:
验收检测单位代码:
91420100MA4K4U5AXB,9142010407773319X7
验收开始日期:
2024-09-03
验收结束日期:
2024-09-30
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91420112753422574W
验收意见名称:
20240926230526898_2铜阳极泥处理系统环保升级改造项目验收专家现场检查意见(公示稿).pdf 查看
验收报告:
20240930132230194_(压缩)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铜阳极泥处理系统环保升级改造项目竣工验收报告9.30.pdf 查看
验收公开载体:
https://www.js-eia.cn/project/detail?type=6&proid=2c6d12ed7a8d8c330532c2c087f5c24e
调试开始日期:
2024-04-03
调试结束日期:
2024-09-30
竣工日期:
2024-03-20
营业单位代码:
91420200MAD9RQ5W04
营业单位名称: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
行业类别年:
2021
行业类别代码:
064
行业名称:
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贵金属冶炼;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最终行业代码:
C322
最终行业名称:
C322-贵金属冶炼
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厂区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2 间接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 厂区生产废水综合处理工艺采用“硫化处理系统+铁盐沉淀系统+COD脱除系统”处理,处理规模为350m3/d 对厂区废水总排口pH值、化学需氧量、总锌、总镉、总铅、总铜、氨氮、总镍、总砷、总磷、总汞、总银、总硒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2天,每天监测4次 达标
2 初期雨水处理系统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2 间接排放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 初期雨水处理规模为550m3/d, 采用絮凝沉淀法进行处理,处理后尾水部分回用,部分由总排口排放 对废水总排口pH值、化学需氧量、总锌、总镉、总铅、总铜、氨氮、总镍、总砷、总磷、总汞、总银、总硒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2天,每天4次 达标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1#酸雾净化塔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改单表1特别排放标准 1#酸雾净化塔(“三级动力波钠碱法洗涤脱硫+臭氧脱硝+湿电除雾”)进行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0m3/h。 焙烧1#酸雾净化塔废气排放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铅、砷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2 4#天然气燃烧废气排放口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14)大气污染物 特别排放限值燃气锅炉 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废气通过一根36米高排气筒排放 对该排放口颗粒物、SO2、NOX、烟气黑度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3 2#酸雾净化塔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改单表1特别排放标准及《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5 接料室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预处理,布袋除尘器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0m3/h。预处理后废气送入2#酸雾净化塔(碱液吸收塔)处理。上清槽、给料槽、粗硒一次中转槽、置硒反应釜、粗硒压滤机等废气采用2#酸雾净化塔(碱液吸收塔)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45000m3/h。 对该排放口颗粒物、SO2、H2SO4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4 8#酸雾吸收塔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5 8#酸雾吸收塔采用两级碱液吸收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22500m3/h。 对该排放口HCl、Cl2、H2SO4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5 9#氨气吸收塔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4554-1993)表2 9#氨气吸收塔分为水吸收塔和稀酸吸收塔两部分,其中分银反应釜、沉银反应釜及附属槽罐等高浓度含氨废气经水吸收塔处理后再同浓密机、表面过滤器等低浓度含氨废气一并经稀酸吸收塔吸收后通过一根25米高排气筒排放。 对该排放口氨污染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6 19#酸雾吸收塔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5 19#酸雾吸收塔为两级碱液吸收工艺理,设计处理能力为71000m3/h。 对该排放口HCl、Cl2、H2SO4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7 碲精制浇铸布袋除尘器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改单表1特别排放标准 碲精制浇铸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8000m3/h。 对该排放口颗粒物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8 12#布袋除尘器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改单表1特别排放标准 银转炉出口废气经表面冷却器冷却后由一套脉冲式布袋收尘器处理(12#),银转炉环集烟气由布袋除尘器处理。两股废气最终合并由一根30米高排气筒排放。 对该排放口氮氧化物、颗粒物、铅、砷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9 16#氨气净化塔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4554-1993)表2排放限值要求 铂钯精制加氨反应釜、实验室通风柜等含氨废气经16#氨气净化塔(酸液吸收)处理后通过一根20米高排气筒排放。 对该排放口氨污染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10 17#酸雾净化塔 氮氧化物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改单表1特别排放标准,氯化氢,氯(氯气)等因子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5排放限值要求 铂钯厂房反应釜、煅烧炉、槽罐废气及金电解系统废气经17#酸雾净化塔(两级碱液吸收)处理后通过一根25米高排气筒排放 对该排放口HCl、Cl2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11 20#造液吸收塔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改单表1特别排放标准 粗金粉煮洗槽(铂钯厂房煮洗废气)、银电解造液废气等高浓度氮氧化物废气,银电解槽及附属储罐废气等低浓度氮氧化物废气一并经20#造液吸收塔处理后通过一根18米高排气筒排放。 具体处理工艺为金银精炼硝酸溶银(造液)和铂钯精炼硝酸煮洗产生的高浓度氮氧化物废气经反应釜出口高效冷凝回流后进入四级射流喷射塔进行处理(药剂为尿素溶液),再同低浓度氮氧化物废气一并进入两级尿素喷淋塔进行处理。 对该排放口氮氧化物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12 15#风机排放口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改单表1特别排放标准 金、银浇铸废气集中收集后直接通过一根25米高排气筒排放 对该排放口颗粒物、NOX 、As 、Pb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13 11#硫化吸收塔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4554-1993)表2 11#硫化吸收塔采用碱液吸收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22000m3/h。 对该排放口硫化氢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14 实验室废气处理设施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5 实验室废气处理设施采用水吸收塔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8000m3/h。 对该排放口HCl、H2SO4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15 锅炉废气排放口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厂区2台天然气锅炉废气(4t/h、6t/h)分别通过1根15m的排气筒排放。 对两锅炉排放口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气黑度等因子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2天,每天3次。 达标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基础减振、隔声及消声等措施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4类(北侧厂界)标准要求标准 厂区各类产噪声设备均进行了基础减振、隔声及消声等措施 沿厂界东侧顺时针共布置4个噪声监测点,监测频次为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1次。 达标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落实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采取严格的分区防渗措施,对新建危废暂存间、危险化学品库、初期雨水回水池、COD预处理系统调节池、盐酸储槽等按照重点防渗要求进行防渗。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和土壤监测制度,合理设置地下水和土壤监测点,加强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监测,减少对附近水体和土壤的环境影响。 厂区已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设置分区防渗及防泄漏措施,将对新建危废暂存间、危险化学品库、初期雨水回水池、COD预处理系统调节池、盐酸储槽等设施按照重点防渗去的要求进行防渗。厂区已建立地下水和土壤自行监测制度,厂区内外均设置有地下水跟踪监测井,根据企业自行监测报告可知,已严格落实了排污许可证中申报的地下水和土壤监测计划。 已落实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落实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置和回收综合利用工作,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项目一般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应满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技改后废塔酸、铜铋渣、重金属渣产生量增加。脱硫后液返回大冶有色冶炼厂综合利用或委外处置。废塔酸、分银精矿、银转炉炉渣、铜铋渣、重金属渣等返回大冶有色冶炼厂综合利用或交由具备处理资质的单位集中收集处置,废矿物油、废水合肼桶交由具备处理资质的单位集中收集处置,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落实转移联单制度。 已严格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进行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工作,已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建设了危险废物暂存间。项目目前废塔酸、分银精矿、银转炉炉渣、铜铋渣、重金属渣等返回大冶有色冶炼厂回收或处置,废矿物油、废水合肼桶等危险废物目前已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委托处置合同,危险废物外委处置过程中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在湖北省危险废物监管物联网系统填报,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已落实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完善环境风险应急设施,按要求设置应急事故池、初期雨水池等,建立环境风险应急“三级防控”体系,确保事故情况下污染物不排入外环境。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加强职工培训,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各类环境风险事故。 已严格落实了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按相关要求设置了应急事故池、初期雨水池等风险防范设施,同时建立了环境风险应急“三级防控”体系,确保事故情况下污染物不排入外环境。已根据厂区实际建设情况,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版)并已备案(420261-2024-008-H),并定期开展了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 已落实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

行业:C322贵金属冶炼
地区:湖北省 - 黄石市 - 铁山区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