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治理设施 | 运营期生产废水主要为试压废水,试压废水循环使用,严禁外排;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并收集至防渗化粪池(20m3)预处理后,排入园区下水管网,最终进入轮台县新城区污水处理厂。 | 本次验收内容试压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收集至防渗化粪池(20m3)预处理后,排入园区下水管网,最终进入轮台县新城区污水处理厂。 | 未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气处理设施 | 运营期废气主要为切割颗粒物、喷漆废气、燃气锅炉废气及食堂油烟废气。项目采用水性漆,调漆、喷漆工序必须在全密闭负压的喷漆房内完成,喷漆废气由吸风管道收集,经“气旋塔+光氧催化+活性炭”等有效措施处理后,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一1996)表2限值要求后,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燃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颗粒物、二氧化硫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一2014)表2中限值要求;氮氧化物满足《关于开展自治区2021年度夏秋季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工作的通知》(新环大气发[2021]142号)中排放限值要求后,分别经11米和15米高排气筒排放;加强生产管理,切割工序设置在封闭式车间内,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扫,减少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确保厂界废气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一1996)表2排放限值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一2019)表A.1排放限值要求。餐饮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一2001)排放限值要求后,引至屋顶排放。 | 本次验收内容不产生喷漆废气、燃气锅炉废气及食堂油烟废气。油管车间内切锯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切锯工艺全密闭内进行,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扫,减少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 验收检测结果,厂界废气排放的颗粒物监测结果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排放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控制措施 | 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对各类设备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 | 本次验收内容选用了低噪设备,并对各类设备噪声源采取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降噪措施 | 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原则,设备养护产生的废润滑油、维修油套管清理的含油废物、切削过程产生的废切削液、废灯管、废活性炭、磷化废液等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等要求,并制定危废环境管理计划,严格依法执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项目生产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主要为废金属)、车螺纹、锯切、外扒内镗产生的废铁屑集中收集外售至废品回收单位;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本次验收内容产生的固废主要有螺纹、锯切、产生的废金属、废铁屑、废桶外售至废品回收单位。项目区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设备养护产生的废油、含油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其他固体废物暂不产生,含油废物已豁免,可按照一般固体废物自行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按照环评报告表提出的风险评价内容,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救援物资。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巡护检查,保证环保投入、措施到位,减少环境事故风险。加强工作人员环保知识、安全知识、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培训,明确环境保护责任人,防范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 经现场勘查,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及监测,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制定了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已编制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轮台县环保局进行备案,备案编号:652822-2024-72-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