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临时沉砂池、隔油池、化粪池 |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 建设有临时沉砂池、隔油池、化粪池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工地围档、洒水抑尘 |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新改扩建标准 | 施工时采取设置工地围挡、工地洒水抑尘、对运输车辆清洗、机械清淤、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等措施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围档、施工车辆减速慢行等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 使用低噪音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管理等措施,严禁夜间、中午施工等 | 无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弃土石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渣场堆放;建筑垃圾运往水径建筑垃圾受纳场处置;河道淤泥采用密闭运输车外运;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并定期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理;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 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均集中堆放、并采取了防渗、围挡和遮盖等措施,及时清运,建筑垃圾中废混凝土碎块和废钢筋回收,其余运往指定场地填河道淤泥运送至指定淤泥处理场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生态保护措施、陆生生物保护措施、水生生物保护措施、生态环境监察、水土保持。 | 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已合理选取临时占地,封闭式施工;施工结束后,项目施工场地、临时道路、弃土堆放区等临时占地已全面复绿,采用当地植被;严格执行《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有关要求,不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设置弃土堆放区,并加强对植被的恢复;堆土区和取土场边界均设置装土编织袋和排水沟,沉淀池和隔油池的沉淀物定期清理填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通过审批,取得深圳市水务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于2020年7月通过水保验收。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