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 | 无 | 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调节池+黑膜沼气池+消毒+沼液储存池” | 污水处理站处理前、后,连续监测2天,每天采样4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无害化处理设备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 建设无害化处理设备,并配备尾气净化装置 | 无害化处理废气处理后,监测2天,每天3次,小时均值 | 达标 |
2 | 除臭剂+微生物除臭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新扩改建标准限值,《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中表7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 除臭剂+微生物除臭 | 厂界设置1#参照点、2#、3#、4#监控点,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小时均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限值 | 基础减震 | 4个厂界噪声监测点,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监测1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对场区地面采取硬化措施和分区防渗措施,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管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棚及堆粪棚、危险废物暂存间为重点防渗;猪舍、一般固废暂存间、初期雨水池及雨水给排水沟为一般防渗区;生活管理区及厂区道路为简单防渗区。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 | 项目对场区地面采取硬化措施和分区防渗措施,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管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棚及堆粪棚、危险废物暂存间为重点防渗;猪舍、一般固废暂存间、初期雨水池及雨水给排水沟为一般防渗区;生活管理区及厂区道路为简单防渗区。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猪只粪便经高温好氧发酵制成有机肥;猪只饲料残渣随猪粪清出,进入堆粪棚制成有机肥;沼渣脱水后转移至堆粪棚制成有机肥。病死猪及分娩废物及时送至无害化处理棚进行无害化处理制成有机肥;项目制成的有机肥一半外售一半自用于场内林地及绿化施肥;废脱硫剂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由供应商回收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屯生活垃圾投放点处理;医疗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综上所述,项目各类固体废物处理均严格按要求执行,其贮存、处置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要求,避免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 目前,项目运行时间不长,猪只粪便尚未收集高温好氧发酵制成有机肥;猪只饲料残渣进入猪粪;污水处理站尚未清理沼渣;尚未产生病死猪及分娩废物;废脱硫剂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由供应商回收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屯生活垃圾投放点处理;尚未产生医疗废物,已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 综上所述,项目各类固体废物处理均严格按要求执行,其贮存、处置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要求,同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避免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发生变化,亦不会影响当地整体农村生态景观,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 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发生变化,亦不会影响当地整体农村生态景观,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较小。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落实本项目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根据今后实际生产情况结合本报告中提出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更详实的项目应急预案,确保防范措施的运行。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的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范围内。 |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落实本项目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根据今后实际生产情况结合本报告中提出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更详实的项目应急预案,确保防范措施的运行。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的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范围内。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