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初期雨水与生产废水(车辆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场地清洗废水)及垃圾渗滤液通过初期雨水收集池(40m3)、废水收集池(45m3)收集转运至贵阳京环环保有限公司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2m3)收集与生产废水及渗滤液一起转运至贵阳京环环保有限公司处理。其中废水收集池收集车辆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场地清洗废水和垃圾渗滤液。 | 不外排 | 验收期间,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厂区内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与渗滤液、车辆清洗废水、场地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集中收集进入渗滤液收集池转运至贵阳京环环保有限公司处置,初期雨水收集进入初期雨水池转运至贵阳京环环保有限公司处置。项目采取转运处置的污水已与转运处置方签订了委托协议。 | 项目不设置污水排放口,因此无废水监测点。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无组织废气:封闭操作卸载过程、空间异味喷淋除臭系统、离子新风系统。 | 厂界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氨、硫化氢执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22)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厂界二级标准限值。 | 对卸载、压缩过程均采取封闭操作,厂内安装了空间异味喷淋除臭系统和离子新风系统。 | 厂界无组织废气中厂界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氨、硫化氢满足《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22)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厂界二级标准限值。 | 达标 |
2 | 2套负压除尘除臭系统+2根16m高排气筒排放 | 有组织废气中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氨、硫化氢执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22)表2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排放限值要求。 | 项目卸料废气经1套负压除尘除臭系统(TA001)处理后通过一根16m高的排气筒(DA001)引至楼顶排放;压缩废气经1套负压除尘除臭系统(TA002)处理后通过另一根16m高的排气筒(DA002)引至楼顶排放。 | 有组织废气中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氨、硫化氢满足《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22)表2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隔噪、基础减震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 | 项目针对个产噪设施设备分别采取了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 | 项目厂界各监测点昼间噪声最大等效声级为58.3dB(A),夜间噪声最大等效声级为46.7dB(A),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无 | 项目已对厂区进行了分区防渗,其中重点防渗区主要包括渗滤液收集池、应急事故池、初期雨水池、危险废物暂存间与压缩车间,采用双层防渗钢筋混凝土中含2mmHDPE,并地表面涂刷防腐涂料;其他简单防渗区域进行了一般地面硬化。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至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处置;危险废物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 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同收集垃圾一同压缩转运处置;针对项目内可能产生的少量废机油,项目内已建设1座危废暂存间,并与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签订了危废处置协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认真落实站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外环境的破坏。 | 认真落实站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外环境的破坏。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根据环保部环发〔2015〕4号文“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及《贵州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应每三年进行一次环境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项目厂内已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采取了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厂内设置有设置应急事故池和初期雨水池。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