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化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本项目运营期喷淋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地面清洁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由新建生化池(处理能力50m3/d)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园区污水管网排入建桥工业园C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跳蹬河,最终汇入长江。 | 正常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喷淋+干式过滤+两级活性炭吸附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注塑、脱模废气,涂胶、浸油废气,破碎粉尘。本项目运营期1楼注塑、脱模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由1套处理能力为35000m3/h(按全厂规模进行设计)的“喷淋+干式过滤+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根30m排气筒排放;2楼注塑、脱模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由1套处理能力为36000m3/h(按全厂规模进行设计)的“喷淋+干式过滤+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根30m排气筒排放;涂胶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浸油废气通过密闭负压抽风收集后由1套“两级活性炭”处理后经1根30m排气筒排放;破碎粉尘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 正常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厂房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 | 厂房隔声 | 正常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固废:设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区1处,位于厂房三楼南侧,约50m2,主要用于暂存废边角料、不合格品、废包装材料等。危险废物:设危废暂存间1间,位于厂房三楼南侧,合计面积约30m2(其中10m3用于暂存含油废金属屑、20m3用于暂存其他危险废物),用于暂存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分区分类暂存,张贴相应标识标牌,危废暂存区做好“六防”措施(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地坪上方设置托盘,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理;含油废金属危废暂存区采取六防措施,并设置渗滤液收集沟和收集池,经过滤除油达到静置无滴漏后打包压块后交由有金属冶炼资质单位用于金属冶炼。生活垃圾:袋装分类收集后,交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不合格品以及边角料、少量熔融废树脂、废海绵边角料经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定期外售物资回收单位处置。废化学品包装材料、废油料、废油桶、含油棉纱手套、废活性炭,收集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建筑面积约10m2)内,定期交重庆天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置。生活垃圾袋装后堆放于厂区固定的垃圾收集点内,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 | 根据本项目原辅材料使用情况,涉及的风险物质主要为油类物质。项目储存上述物质的量较小,采用专用库房对其进行储存,库房地面已做好防渗措施,包装容器底部设置托盘防止泄漏。 项目危废贮存库地面已采取防渗措施并设置托盘,设置专人对危废贮存库进行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减少对环境造成风险的可能性。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