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化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依托中南高科智造产业园已建设的生化池(169.5m³/d)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表 1 中排放限值 | 已建设,工艺为“水喷淋+干式过滤器+二级活性炭吸附”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基础减振、消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 | 已建设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应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措施 | 验收项目危废贮存间、危化间、喷涂区已进行重点防渗区,同时危废贮存间、危化间设置托盘,危废贮存间已采取了“六防”措施。其他生产车为一般防渗区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妥善处置固体废物。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 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废包装、废防静电布、废水性漆桶、废砂纸等,应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厂区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外售或交厂家回收利用。 危险废物:主要为空压机冷凝废液、废润滑油、废油桶、废含油抹布及劳保用品、废干式过滤器、废活性炭等,应分类收集后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收运处置。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收运处置。 | 一般固废暂存间位于32#厂房楼顶中部,定期外卖物资公司回收利用。 危险废物经32#厂房楼顶中部的危废暂存间分类暂存后,废油桶、含有冷凝废液、废活性炭、废棉纱、手套等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重庆中明港桥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处置。 生活垃圾经厂区内垃圾桶收集,袋装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时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积极防范环境风险,落实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项目应设置危险废物废暂存间,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建设,符合环保相关规定要求。危险废物的转移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防止流失或因储放措施不力发生环境污染。项目同时应建立完善环境风险制度,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确保环境安全。项目环保设备的安全设施应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37号修订)的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立并落实环保设备设施台账和维护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闭环管理。 | 已完成分区防渗处理,危化间和危废贮存间地面刷环氧树脂防渗;润滑油、水性漆采用专用桶暂存于危化间;使用润滑油机械设备下方设置了接油盘;已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生产车间储备了各类应急风险物质。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