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沉淀池(1个,容积为16m3) | / | 沉淀池(1个,容积为16m3)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5t/h导热油锅炉:1套“多管旋风除尘+水膜除尘”+1根35m高的排气筒排放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中燃煤锅炉浓度限值标准 | 1套“多管旋风除尘+水膜除尘”+1根35m高的排气筒排放 | 2024年3月25日至26日进行采样监测 | 达标 |
2 | 7t/h导热油锅炉:1套“多管旋风除尘+水膜除尘”+1根35m高的排气筒排放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中燃煤锅炉浓度限值标准 | 7t/h导热油锅炉:1套“多管旋风除尘+水膜除尘”+1根35m高的排气筒排放 | 2024年3月25日至26日进行采样监测 | 达标 |
3 | 热压凉板:集气罩+1套三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高度为15m的排气筒排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有组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 热压凉板:集气罩+1套三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高度为15m的排气筒排放 | 2024年3月25日至26日进行采样监测 | 达标 |
4 | 筛选工序、打磨工序:“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处理后呈无组织形式排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无组织浓度限值要求 | 筛选工序、打磨工序:“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处理后呈无组织形式排放 | 2024年3月25日至26日进行采样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设备、基础减震、构筑物隔声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 | 选用低噪设备、基础减震、构筑物隔声等 | 2024年3月25日至26日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厂区分区防渗措施,防渗工程须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开展施工监理,确保防渗工程符合相关要求。防渗工程施工应在监理部门的监理下进行,对防渗工程进行现场施工监理、录像、记录并存档。 | 本项目在现有项目厂区内建设,且本项目为补办环评,现有项目已采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并已验收。本项目为现有项目技改,现有项目为人造板制造,属于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中第IV类,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项目属于Ⅳ类项目,根据导则4.2.2Ⅳ类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则本项目可不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本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报告表》提出的固废处置措施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规范处置,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导热油炉炉渣、除尘灰、除尘渣、沉淀池污泥等统一收集后综合利用,严禁随意倾倒;废导热油、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妥善收集、暂存,规范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清运处理。 | (1)5t/h导热油锅炉炉渣、多管旋风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水膜除尘装置除尘渣、沉淀池污泥统一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定期委托专人清运用作肥料,详见附件。 (2)筛选打磨工序除尘装置收集除尘灰统一收集后用作导热油锅炉燃料。 (3)5t/h导热油锅炉更换废导热油统一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寻甸同磊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清运处置,详见附件。 (4)热压凉板工序活性炭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曲靖银发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置,详见附件。 项目危废暂存间依托现有项目已建危废暂存间,现有项目环保设施已环保验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执行环评风险影响评价中的各项防范措施,并建设相应的风险防范设施。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我局备案,加强应急演练,建立完善应急报告制度,落实应急物资和经费,最大限度减轻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建设单位已对应急预案修订,已通过专家评审,已备案。 | 已落实 |
2 | ①加强对5t/h导热油锅炉导热油槽及管道、锅炉房地面日常巡视及维护工作,防止油槽及管道因腐蚀、生锈等原因造成破裂而导致泄漏; ②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存在; ③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消防安全标志; ④配备消防器材及防护用品; ⑤加强废气治理设施维护及管理,保证处理效率,严格按监测计划要求进行监测,发现超标排放,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检修。 | 根据调查,项目已制定设备巡视及维护制度,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厂区设施明显禁止烟火标识标牌;已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消防安全标志;厂区已配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企业已基本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