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活污水治理设施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表1排放限值 | 生活污水通过厂区内配套的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 生活污水污染物最大日均值为pH值7.0~7.2(无量纲)、化学需氧量386mg/L、悬浮物54mg/L、动植物油17.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216mg/L,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氨氮3.76mg/L、总磷0.26mg/L,符合《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表1排放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投混料、打粉、筛粉、压粉废气治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投混料、打粉、筛粉、压粉废气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处理后引至45m以上排气筒高空排放 | 投混料、打粉、筛粉、压粉废气排气筒污染物出口最大日均排放浓度颗粒物为<1.0mg/m3,最大日均排放速率为<4.26×10-3kg/h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达标 |
2 | 熔料、灌装废气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熔料、灌装废气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后引至45m以上排气筒高空排放 | 熔料、灌装废气排气筒污染物出口最大日均排放浓度非甲烷总烃为1.32mg/m3,最大日均排放速率为5.58×10-3kg/h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治理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 公司已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做好减振的措施,日常生产时关闭门窗;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非正常生产噪声的产生;加强工人的生产操作管理,减少或降低人为噪声的产生,夜间不进行生产活动 | 企业厂界昼间噪声值为55.3~58.3dB(A)企业厂界昼间噪声值为55.3~58.3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边角料、一般废包装物收集后出售;废原料桶、废包装袋、废活性炭、废矿物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抹布、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边角料、一般废包装物收集后出售;废原料桶、废包装袋、废活性炭、废矿物油、废抹布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日常环保管理和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加强员工环保技能培训,健全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完善全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项目投运前报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定期开展应急演习。设置足够容量的环境应急事故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确保生产事故污水、受污染消防水和污染雨水不排入外环境。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有效防范因污染物事故排放或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 企业已加强日常环保管理和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加强员工环保技能培训,健全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已配备数量、种类充足的应急物资,并设置20m3应急桶,配合107.9m3的园区雨水管网,可满足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需要。企业已编制应急预案并备案,备案号为330726-2023-054-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