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活污水化粪池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A级标准 | 设置有10m3生活污水化粪池 | 无需开展监测 | 达标 |
2 | 脱硫石膏沉淀水池 | 循环利用,不外排 | 设置有沉淀水池,沉淀后循环利用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石墨化炉烟气治理 | 颗粒物执行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新建企业二级标准限值要求,SO2则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571-2015)中新建企业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 配套建设有石灰-石膏脱硫系统+湿电除尘系统进行脱硫除尘 | 颗粒物<20mg/m3,SO2≤53mg/m3 | 达标 |
2 | 装炉及清炉粉尘收集治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新建二级标准限值 | 对装清炉吸料天车配套负压吸料口对颗粒物进行抽吸,并对天车配套移动的旋风除尘+袋式除尘器处理后于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 对厂界进行监测,厂界颗粒物最大浓度为0.436mg/m3 | 达标 |
3 | 填料筛分粉尘除尘系统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新建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 设置有袋式除尘器进行处理后于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 对厂界进行监测,颗粒物厂界最大浓度为0.436mg/m3 | 达标 |
4 | 电极单臂刨机加工粉尘除尘系统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建15m排气筒二级标准 | 设置有负压集气管道对粉尘收集后配套袋式除尘器进行达标处理 | 颗粒物<20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机械设备噪声隔声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 机械设备均位于封闭车间内进行隔声 | 厂界昼间最大噪声52.1dB(A),夜间最大为42.4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设单位运营期应加强对废气、废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设置专人管理,若发生非正常工况排放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复,短时间非正常工况排放污染物不会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危险废物暂存间基础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其他区域均进行水泥地面硬底化。 | 项目石墨化炉生产车间地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工程检验报告,混凝土结构厚度30cm,且采用C35抗渗混凝土结构,其防水等级均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的二级防水要求,“至少选用一种防水措施如防水卷材、止水带等”,且其抗渗等级达到了P6(0.462×10-8cm/s); 一般固废暂存间地面采用抗渗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30抗渗混凝土及1.5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处理,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II类场应采用单层人工防渗材料,人工防渗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不小于1.5mm要求。 危废暂存间采用2.0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处理。 | |
2 | 废机油及检修含油废抹布等危险废物,设置一座10m2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建设,相应危废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 设置1座17.2m2的危废暂存库,库区建设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主要为:防渗建设采用人工防渗材料予以防渗,主要为:基础采用30cmC35抗渗混凝土建设;人工防渗层则采用2.0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处理; 裙角采用2.0mm厚HDPE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设置危废进出台账;设置标识牌及危废标识;危废容器底部设置有托盘; 已签订危废处理协议并填报转移联单,由青海美油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具有废机油危废处理资质)进行处理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机油及检修含油废抹布等危险废物,设置一座10m2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建设,相应危废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 设置1座17.2m2的危废暂存库,库区建设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主要为:防渗建设采用人工防渗材料予以防渗,主要为:基础采用30cmC35抗渗混凝土建设;人工防渗层则采用2.0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处理; 裙角采用2.0mm厚HDPE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设置危废进出台账;设置标识牌及危废标识;危废容器底部设置有托盘; 已签订危废处理协议并填报转移联单,由青海美油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具有废机油危废处理资质)进行处理处置。 | 已落实 |
2 | 设置20m2一般固废暂存间一座,贮存措施需要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有关标准。 | 于辅料库房内隔离设置有一座216m2的一般固废暂存区,暂存区地面采用抗渗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采用C30抗渗混凝土及1.5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处理,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II类场应采用单层人工防渗材料,人工防渗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不小于1.5mm要求。 各类一般固废分区暂存。 (1)废耐火材料外售民和民丰机砖厂回收利用。 (2)收尘灰作为增碳剂原料副产品外售兰州生龙碳素有限公司利用。 (3)不合格品实际作为低品格产品直接外售。 (4)废填充料大部分循环回用,小部分因经石墨化处理,不能继续回用,作为增碳剂原料副产品外售兰州生龙碳素有限公司利用。 (5)废引流石墨导电电极及坩埚:作为增碳剂原料副产品,外售兰州生龙碳素有限公司利用。 (6)脱硫石膏渣压滤后于下方防雨堆存区临时堆存(堆存区底部、四周墙壁及顶部均为混凝土结构,为“三墙一顶”结构,脱硫系统配套有真空脱水机脱水后至临时堆存区域),少量用于炉墙粉刷保护,其他定期袋装后送至一般固废暂存区,外售民和聚祥睿商贸有限公司利用。 | 已落实 |
3 | 生活垃圾设生活垃圾箱,定期有园区环卫部门收集送区域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 已配套生活垃圾收集箱,定期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外送填埋场。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废气事故排放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废气应落实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污染治理措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达标排放。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要求加强废气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确保废气稳定达标排放,杜绝事故性排放。 (2)废机油等储存风险防治措施:①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确保安全生产落实到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原料和成品的储存管理;②项目运营期,对使用完机油后及时拧好盖防止泄漏;③对机油、废机油及包装物存放点做好防雨、防泄漏、防渗透等防护措施。 (3)危险废物泄漏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危废进行桶装分类储存,且在储存区周边设置围堰,并配备消防沙。项目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要严格管理,集中收集,分类处理,严格按照要求暂存,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 (1)项目脱硫系统设置有中控系统,并配套有专人进行监控运营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2)危废制订有相应管理制度,危废库为封闭结构,废机油采取标准容器进行暂存,底部配套有托盘,即危废库具备防雨、防泄漏、防渗透等防护措施; (3)项目危废采取桶装进行分类储存,且在储存区内设置有托盘; (4)项目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