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防渗化粪池 | / | 生活污水通过防渗化粪池(防渗系数小于1.0×10-7 cm/s)沉淀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器除尘+活性炭吸附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压塑工序厂房密闭,在压塑设备上方设置集气罩,产生的压塑废气经收集后通过1套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 生产车间废气中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3.6mg/m3,最大排放速率0.014kg/h;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5.41mg/m3,最大排放速率0.21kg/h;苯乙烯最大排放浓度为0.44mg/m3,最大排放速率0.0017kg/h;酚类最大排放浓度为0.23 mg/m3,最大排放速率0.0009kg/h;甲醛最大排放浓度为1.64 mg/m3,最大排放速率0.0006kg/h;臭气浓度最大排放浓度为475。 | 达标 |
2 | 封闭生产车间 |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机加生产线的锯床、钻床、磨床等均不投入使用,目前仅车床生产厂内所需的铜套,其余产品不生产,车床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细小粉尘,产生的铁屑集中收集后外售,机加工序厂房密闭 | 车间厂房外非甲烷总烃任意一次浓度最大为1.37 mg/m3,小时平均浓度最大为1.18 mg/m3。厂界下风向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501μg/m3,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0.838mg/m3,臭气浓度未检出。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加工序车床、压塑工序液压机等,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合理布局,经厂房隔声、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符合标准要求 | 厂界噪声昼间在51-58dB(A)之间,夜间在41-47dB(A)之间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和布袋收集的粉尘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铁屑外售收综合利用,废乳化液(HW09)和废活性炭(HW49)等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废活性炭(危险废物类别HW06,危险废物代码900-405-06)及废乳化液(危险废物类别HW09,危险废物代码900-005-09)均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厂内危废贮存库内,由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置。铁屑外售综合利用,员工生活垃圾及布袋除尘灰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