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主要产生危险废物为废机油,产生量较小,可与厂区水泥生产线产生的废机油、含油废桶一起暂存后,统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所以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不会明显增加危废暂存间暂存负荷,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依托厂区设置危废暂存间(24m2)合理、可行。 | 主要产生危险废物为废机油,产生量较小,可与厂区水泥生产线产生的废机油、含油废桶一起暂存后,统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所以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不会明显增加危废暂存间暂存负荷,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依托厂区设置危废暂存间(24m2)合理、可行。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针对废机油泄漏事故,原料及成品泄漏事故,火灾、爆炸引起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1)原料及成品泄漏事故防治措施 对项目原料及成品液态物质储存桶及时检查,泄漏时及时收集和处理;厂区需设易燃标识,设专人进行巡逻,该区域内绝对禁止明火,并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规定,在建筑物内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以便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在本项目生产厂房外低处应设置一个最小能够容纳一个储罐的储量的应急事故池,本项目设置储罐容积为25.5m3/个,所以建议建设单位应设置30m3应急事故池一个,同时应生产区设置围堰,围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围堰高出堰区的高度不应小于150mm; Ⅱ.围堰内应有排水设施; Ⅲ.围堰内地面应坡向排水设施,坡度不宜小于0.003。 (3)废机油等泄漏防范措施 ①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完善危废暂存间建设、贮运、管理台账、标识标牌的设置; ②废机油必须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规范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③废机油的贮运应采用专门储运设备,运输工具必须设立标志;贮运均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危险品的储运用要防止跑、冒事故,运输工具及仓库必须有防静电及阻火装置,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进行装卸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④厂区安全防火装置内设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灭火器,防水栓由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厂区和车间内显眼位置设立防火、防触电安全警示、标志。厂区、车间和仓库区电器必须采用防爆型,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仓库区根据危险品特性及仓库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药剂; ⑤废机油相关产品必须存在专用房间内。远离火种、热源。设备及仓库保证良好接地,杜绝静电火花的产生;相关建筑均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⑥定期检查及维护消防器材; ⑦危险品的储运用要防止跑、冒事故,运输工具及仓库必须有防静电及阻火装置,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进行装卸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⑧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少量泄漏时,迅速用油毡、锯末、砂土等吸附; ⑨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大量泄漏时,隔离危废暂存间和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立即进行围堵、回收泄漏物,避免漏油进入周边防洪边沟或渗透进入土壤,污染地表水体、土壤; ⑩泄漏的废机油收集处理后,再用清水进行冲洗地表,冲洗废水使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⑪泄漏的废机油等危险废物采用砂土覆盖吸附后,收集贮存于备用塑料桶内,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减少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火灾、爆炸事故防范措施 废机油、原料及成品液体为易燃品,其燃烧后将对环境空气和周围的人群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危害,因此,评价仅对废机油、原料及成品的储存提出要求: ①危废暂存间要求设置围堰,围堰作好防渗、防漏处理,围堰的大小应大于废机油的最大储存量; ②在本项目生产厂房外低处应设置30m3应急事故池一个,同时生产区设置围堰,围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围堰高出堰区的高度不应小于150mm; Ⅱ.围堰内应有排水设施; Ⅲ.围堰内地面应坡向排水设施,坡度不宜小于0.003。 ③危废暂存间及生产车间设置安全警示标示,禁止明火; ④厂区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燃烧,可根据风向标判断疏散下风向人群; ⑤厂区雨、污总排口分别设置紧急闸栏,一旦发生燃烧事故,立即放下闸栏,避免消防灭火水流入厂外地表水中而造成二次污染,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回用,无污水总排口。 ⑥危废暂存间的储存量不易过大; ⑦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提供给有关安全、环保等部门进行备案。 ⑧厂区、车间电器必须采用防爆型,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 针对废机油泄漏事故,原料及成品泄漏事故,火灾、爆炸引起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1)原料及成品泄漏事故防治措施 对项目原料及成品液态物质储存桶及时检查,泄漏时及时收集和处理;厂区需设易燃标识,设专人进行巡逻,该区域内绝对禁止明火,并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规定,在建筑物内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以便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在本项目生产厂房外低处应设置一个最小能够容纳一个储罐的储量的应急事故池,本项目设置储罐容积为25.5m3/个,所以建议建设单位应设置30m3应急事故池一个,同时应生产区设置围堰,围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围堰高出堰区的高度不应小于150mm; Ⅱ.围堰内应有排水设施; Ⅲ.围堰内地面应坡向排水设施,坡度不宜小于0.003。 (3)废机油等泄漏防范措施 ①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完善危废暂存间建设、贮运、管理台账、标识标牌的设置; ②废机油必须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规范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③废机油的贮运应采用专门储运设备,运输工具必须设立标志;贮运均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危险品的储运用要防止跑、冒事故,运输工具及仓库必须有防静电及阻火装置,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进行装卸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④厂区安全防火装置内设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灭火器,防水栓由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厂区和车间内显眼位置设立防火、防触电安全警示、标志。厂区、车间和仓库区电器必须采用防爆型,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仓库区根据危险品特性及仓库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药剂; ⑤废机油相关产品必须存在专用房间内。远离火种、热源。设备及仓库保证良好接地,杜绝静电火花的产生;相关建筑均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⑥定期检查及维护消防器材; ⑦危险品的储运用要防止跑、冒事故,运输工具及仓库必须有防静电及阻火装置,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进行装卸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⑧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少量泄漏时,迅速用油毡、锯末、砂土等吸附; ⑨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大量泄漏时,隔离危废暂存间和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立即进行围堵、回收泄漏物,避免漏油进入周边防洪边沟或渗透进入土壤,污染地表水体、土壤; ⑩泄漏的废机油收集处理后,再用清水进行冲洗地表,冲洗废水使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⑪泄漏的废机油等危险废物采用砂土覆盖吸附后,收集贮存于备用塑料桶内,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减少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火灾、爆炸事故防范措施 废机油、原料及成品液体为易燃品,其燃烧后将对环境空气和周围的人群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危害,因此,评价仅对废机油、原料及成品的储存提出要求: ①危废暂存间要求设置围堰,围堰作好防渗、防漏处理,围堰的大小应大于废机油的最大储存量; ②在本项目生产厂房外低处应设置30m3应急事故池一个,同时生产区设置围堰,围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围堰高出堰区的高度不应小于150mm; Ⅱ.围堰内应有排水设施; Ⅲ.围堰内地面应坡向排水设施,坡度不宜小于0.003。 ③危废暂存间及生产车间设置安全警示标示,禁止明火; ④厂区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燃烧,可根据风向标判断疏散下风向人群; ⑤厂区雨、污总排口分别设置紧急闸栏,一旦发生燃烧事故,立即放下闸栏,避免消防灭火水流入厂外地表水中而造成二次污染,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回用,无污水总排口。 ⑥危废暂存间的储存量不易过大; ⑦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提供给有关安全、环保等部门进行备案。 ⑧厂区、车间电器必须采用防爆型,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