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氮燃烧+13m高排气筒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 天然气蒸汽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后,废气通过13m高的排气筒排放。 | 锅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检测结果最大浓度排放值分别为3.6mg/m3、<3mg/m3、120mg/m3均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中燃气锅炉限值要求 | 达标 |
2 | 油气回收系统+15m高排气筒 |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 | 储罐区废气、装卸车废气经一套油气回收系统(采用冷凝+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 | 储油罐区油气回收装置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95%,本次非甲烷总烃检测结果出口浓度的最大浓度为2.59mg/m3、处理效率≥95%,符合《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1油气处理装置排放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设备置于室内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设备置于室内等措施 | 厂界噪声昼间最大值57dB(A),夜间噪声最大值为51dB(A),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3类功能区噪声排放限值。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重点防渗区:储罐区、事故水池、污水收集池、危废暂存间、汽车装卸栈台做重点防渗,防渗层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 | 1.罐区罐基础及围堰内地面做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土壤。根据《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地坪、储罐基础、地下罐基础需要进行防渗处理。混凝土地坪采用120mm厚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罐基础内铺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并在膜上、膜下均设置长丝无纺土工布。事故水池垫层为C20混凝土,池体为C30,池体设计抗渗等级P8,水池砼中添加UEA抗裂型膨胀减水剂。 | 已落实 |
2 | 2.一般防渗区:包括泵棚、油气回收设施、储罐至防火堤之间的地面及防火堤,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 | 2.泵区的地面四周设置围堰,有效防止可燃液体泄露、漫流,围堰内地面做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土壤。围堰以内地坪,混凝土地坪采用120mm厚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 已落实 |
3 | 3.简单防渗区:除以上区域及绿化区外的其他区域,进行地面硬化。 | 3.装卸平台设置收集槽和导流设施,防止化学品在装卸过程中的泄漏。道路采用硬化处理,并加强日常维护,防止路面破损导致泄漏物渗透。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储罐清理油泥由有资质单位定期对储罐进行清洗,产生的油泥、废抹布由清洗单位运出处理;污水收集池污泥、废活性炭、废离子交换树脂暂存于一座50m2的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储罐清理油泥由有资质单位定期对储罐进行清洗,产生的油泥、废抹布由清洗单位运出处理;污水收集池污泥、废活性炭、废离子交换树脂暂存于一座180m2的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各罐组四周设高1m的围堰,围堰周边及底部进行防渗处理; | 1.各罐组四周设高1.2m的围堰,围堰周边及底部进行防渗处理; | 已落实 |
2 | 2.消防系统:厂区内设置2座2000m3的消防水罐,配套建设消防水泵房,建筑内部均设有小型灭火器材; | 2.消防系统:厂区内设置2座2000m3的消防水罐,配套建设消防水泵房,建筑内部均设有小型灭火器材; | 已落实 |
3 | 3.事故水池及初期雨水:厂区内设置1座事故水池(3000m3),用于收集厂区内产生的事故废水。初期雨水排入污水收集池; | 3.事故水池及初期雨水:厂区内设置1座事故水池(3000m3),用于收集厂区内产生的事故废水。初期雨水排入污水收集池; | 已落实 |
4 | 4.报警装置:储罐区和装卸区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4.报警装置:储罐区和装卸区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