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新建污水处理站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12/356-2008)三级标准。 | 该项目新增废水主要为生活污 水、毛坯件清洗废水。生活污水与毛 坯件清洗废水一同进入新建污水处理 站处理 | 次验收对回用水池出口W7废水中 PH值 7.06-7.63、石油类未检出、化学需氧量 15-23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 1.9-3.2mg/L、氨氮 0.031-0.050mg/L、总磷未检出、色度未检出、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未检出、溶解性总固体 138-232mg/L,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GB/T19923-2005 表 1 工艺与产品用水的排放限值要求,中继水池 W8 废水中 pH 值 6.79-7.43、 五日生化需氧量 7.7-10.7mg/L、氨氮 0.31-0.48mg/L、溶解氧 5.46-6.01mg/L、溶解性总固体 310-371mg/L、色度<5,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 表 1 城 市绿化的限值要求;厂区废水总排放口 W9 废水中 pH 值 7.57-7.73、化学需氧量 19-37mg/L、生 化需氧量 4.6-9.3mg/L、石油类未检出、悬浮物 9-18mg/L、氨氮 2.28-2.44mg/L、总磷 2.67-2.78mg/L,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 表 1 三级标准的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新建 15 米高排气筒 P1 | 该项目生产车间应封闭设计。该 项目新增废气为污水处理站排放的废 气,经密闭收集后经管道由一根 15m 高排气筒排放。 | 项目生产在厂房内部,厂房为密 封建设。污水站池体表面密封收集后, 经厂房顶部排气筒排放。 | 监测结果表明废气排气筒氨浓度范围是 0.09-4.50 mg/m 3 ,排放速率为 1.81×10-4-9.70 ×10-3kg/h;硫化氢浓度范围是 0.05-0.09 mg/m 3,排放速率范围是 9.40×10-5-1.86×10-4 kg/h;臭气浓度范围是 724-977(无量纲),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 排放标准限值。 厂界硫化氢浓度范围是 0.005-0.008 mg/m 3,氨浓度范围是 0.02-0.46 mg/m 3,臭气浓度范 围是 12-17,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排放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该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危险废物 (废乳化液、乳化液废容器等)应遵 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的要求,妥善收集、 储存,并按照《天津市危险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办法》有关规定、委托有处 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或综合利用。 | 该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全部交天 津滨海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转运及处理,已签订协议,环评阶段 描述污水处理站每年产生 13.5 吨活性 炭,实际新建污水站活性炭罐填装量 为 6 吨,每年更换一次,每年产生约 6 吨活性炭,活性炭产生量减少,其余 内容与环评批复要求一致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