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机房拟设置观察窗和语音提示系统 |
已设置观察窗,便于观察到患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已设置语音提示对讲系统,便于与患者沟通 |
已落实 |
2 |
机房门外拟设有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各1 个,机房门上方设置指示灯箱上拟设有“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警示语句;家属等候区设置辐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牌和宣传栏 |
在DSA机房防护门外均设置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附中文说明。患者进出防护门顶部设有工作指示灯,灯箱显示“射线有害健康,灯亮请勿靠近”的警示语句,设置了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有效提醒人员勿入 |
已落实 |
3 |
机房门拟为电动推拉门,设有脚触感应式开门、自动延迟关门和防挤压功能,控制室门为平开门 |
DSA机房患者进出防护门为电动推拉门,设有脚触感应式开门,已设置自动延迟关门、防夹装置,医护人员进出防护门为手动平开门 |
已落实 |
4 |
机房门外工作状态指示灯的供电线路拟与X射线机低压供电线路连接,指示灯拟不设独立控制开关 |
患者进出防护门上方工作状态指示灯与防护门有效关联,防护门关闭时灯亮,有效提醒误入 |
已落实 |
5 |
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铅衣、铅围脖、铅帽、铅屏风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弱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拟为患者配备铅围裙、铅颈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
辐射工作人员:3件铅防护服(0.5mmPb),3件铅颈套(0.5mmPb),2副铅防护面罩,(0.25mmPb),2双介入防护手套(0.03mmPb); 患者:1件铅围裙(0.5mmPb),1件铅颈套(0.5mmPb); 辅助防护设施:1件铅悬挂防护屏(0.5mmPb),1 组床侧防护帘,(0.5mmPb),有效保护医护和患者减少非必要照射 |
已落实 |
6 |
辐射工作人员均佩带个人剂量计 |
辐射工作人员均已配备个人剂量计,配备了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射线泄漏时及时报警提醒 |
已落实 |
7 |
采用空调系统送新风的方法对X 线机房进行机械通风换气,防止机房空气中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累积 |
已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包含一套新风系统及一套排风系统,能有效保持良好的通风 |
已落实 |
8 |
其他 |
①DSA手术室内操作位处及控制室内均已设置了紧急停机按钮,发生事故时可及时停止出束;②DSA机房内未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保障良好的视野和工作环境 |
已落实 |
9 |
待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医院应及时组织验收,并编制验收报告表,向全社会公示; |
医院已委托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验收通过后将进行公示 |
已落实 |
10 |
医院应定期组织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相关培训及演练 |
医院已制定了详细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每年开展一次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相关培训及演练 |
已落实 |
11 |
进一步明确辐射管理机构和职责,完善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
医院已制定一系列辐射安全与防护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已成立放射防护、辐射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
已落实 |
12 |
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按规定程序自主开展环境保护验收 |
医院已委托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验收通过后将进行公示 |
已落实 |
13 |
加强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辐射工作人员应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均已通过了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了个人剂量计,并开展了职业健康体检,建立了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配备了铅防护服、介入防护手套、铅防护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了个人剂量报警仪及个人剂量计 |
已落实 |
14 |
加强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监测计划,定期检查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医院已加强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了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监测计划,定期对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
已落实 |
15 |
应于每年1月31号前编写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医院每年1月31号前均编写了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上传至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