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车间抛丸粉尘治理设施 |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 | 袋式除尘 | 抛丸废气排放口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4~1.7mg/m3,排放速率为0.0154~0.0197kg/h;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表1中浓度限值,即颗粒物≤30mg/m3。 | 达标 |
2 | 1#车间精抛、打磨废气治理设施 |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 | 袋式除尘 | 精抛、打磨废气排放口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5~1.7mg/m3,排放速率为0.0301~0.0352kg/h;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表1中浓度限值,即颗粒物≤30mg/m3。 | 达标 |
3 | 喷漆废气治理设施 |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袋式除尘+二级活性炭 | 喷漆废气排口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均值为5.50~6.0mg/m3,排放速率为0.302~0.328kg/h;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4~1.7mg/m3,排放速率为0.0774~0.0962kg/h;二甲苯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0296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为0.00165kg/h;甲苯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193mg/m3,排放速率最大为0.0108kg/h;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表1中浓度限值,二甲苯、甲苯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浓度限值;即非甲烷总烃≤100mg/m3,颗粒物≤30mg/m3,二甲苯≤70mg/m3,甲苯≤40mg/m3。 | 达标 |
4 | 7#车间(扩建项目)熔化、落砂废气( |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 | 袋式除尘 | 熔化、落砂废气排放口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5~1.7mg/m3,排放速率为0.00159~0.0185kg/h;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表1中浓度限值,即颗粒物≤30mg/m3。 | 达标 |
5 | 7#车间制芯、合模、浇注废气治理设施 |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袋式除尘+二级活性炭 | 制芯、合模、浇注废气排口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均值为3.97~6.12mg/m3,排放速率为0.0917~0.140kg/h;酚类化合物排放浓度均未检出;甲醛排放浓度为0.226~0.306mg/m3,排放速率为0.00579~0.00775kg/h;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6~1.8mg/m3,排放速率为0.0382~0.0416kg/h;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表1中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酚类化合物、甲醛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浓度限值和速率限值;即颗粒物≤30mg/m3,非甲烷总烃≤120mg/m3,酚类化合物≤100mg/m3,甲醛≤25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厂界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选用技术新、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厂房隔声、基础减振、合理布局 | 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该项目两日厂界四周界外昼间噪声监测结果为58.3~59.7dB(A),夜间噪声监测结果为50.5~52.1dB(A)。厂界昼、夜噪声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即昼间噪声≤65dB(A),夜间噪声≤55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新建一座70m3应急事故池,扩建完成后重新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 | 已建一座70m3应急事故池,已重新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