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设施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 废水:经“细格栅+调节池+多介质过滤器+pH调整池+氧化接触反应池+中间水池+活性炭过滤器+规范化排放口”,排放至富口溪。 | 废水排放口在两日监测期间,pH值范围为7.2~7.7,各污染物日均排放浓度分别为:化学需氧量 44mg/L,五日生化需氧量 7.55mg/L,氨氮 1.19mg/L,总磷0.105 mg/L,总氮 4.025mg/L,挥发酚 0.1755mg/L,甲醛 0.455mg/L,悬浮物 7.5mg/L,色度倍数为 20倍,粪大肠菌群 170CFU/L,动植物油 0.175mg/L,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0.189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总镉、总铅、总镍、总汞、总砷、总铬、六价铬、苯酚均未检出。各污染物日均排放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一级A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气治理设施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及其修改单表 4 中二级标准 | 本项目为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同时通过厂区绿化减少废气排放。 |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厂界臭气浓度、氨、硫化氢均未检出,厂区内甲烷浓度最大值为0.000201%,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表4中二级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处理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 选择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 | 根据噪声监测结果可知,昼间各监测点的等效声级范围为42.3~58dB(A),夜间各监测点的等效声级范围为42.9~48.4dB(A),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区限值要求,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对项目区域进行分区防渗,针对可能泄漏废水的污染区进行重点防渗处理;配套管网必需采取必要防渗措施,杜绝各类废水下渗的通道;提高绿化率和优化绿地设计,实施加大降水入渗量、增加地下水涵养量的措施;设置地下水观测井3眼,其中本底井1眼设在污水站地下水流向上游;污染扩散井1眼分布设在垂直本工程场地下水走向两侧20m处;污染监视井1眼,设在污水处理站地下水走向下游20m处。 | 格栅井、调节池、接触反应池、中间池、污泥浓缩池等池体、埋地管道和危废贮存库均进行重点防渗。本项目已设置3个地下水监控井。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结果可知,监测期间,各监测点位的监测因子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Ⅲ类限值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污泥全部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格栅废渣、沉砂应及时清运,与生活垃圾一同由园区环卫站清运处置;废活性炭由活性炭过滤器厂家回收利用。 | 生活垃圾、沉砂和栅渣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废活性炭由厂家回收利用;厂内危废贮存库占地面积为12m2,在线监测废液桶装收集后暂存于厂内危废贮存库并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污泥验收期间还未产生,后期产生将暂存于厂内危废贮存库,并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编制应急预案 | 已按要求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备案号:350427-2024-039-L),事故应急池至少需要60.15m3;企业事故池有限容积为500m³,满足事故应急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