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为直线加速器在使用一定年限(一般约4~5年)或退役时产生的加速器废靶及替换下来的活化部件或者离子交换树脂,均由厂家进行回收处置。 |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为直线加速器在使用一定年限(一般约4~5年)或退役时产生的加速器废靶及替换下来的活化部件或者离子交换树脂,均由厂家进行回收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1号治疗室 (1)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前未撤离治疗室,加速器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 (2)安全联锁装置或报警系统发生故障状况下,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加速器治疗室,造成额外的照射 (3)工作人员在机房内为患者摆位或其他准备工作,控制台处操作人员误开机出束,对工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 (4)加速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照射不能停止,病人受到额外照射 (5)加速器维修期间,设备维修工程师在检修期间误开机出束,造成辐射伤害 2、模拟定位机房 (1)在防护屏蔽达到要求、联锁装置或报警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公众、辐射工作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射线装置机房,造成额外的照射 (2)因违章操作,人员未全部撤离机房,射线装置运行运行给公众、辐射工作人员造成额外的照射 | 1、1号治疗室 ①直线加速器机房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等设计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标准执行; ②加速器机房防护门上方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及中文说明。加速器室设置门-机、门-灯联锁,紧急停机按钮、固定式报警仪、视频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可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③发生误照射等辐射事故时,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并立即向医院及相关部门报告; ④应加强机房门-机、门-灯联锁、警示标志等防护设施巡视检查,及时维护,防止防护设施损坏造成超剂量辐射事故 2、模拟定位机房 制定《操作规程》等辐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辐射工作人员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在射线装置机房防护门上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并安装安全连锁装置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