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安装污水消毒设备 | 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相关规定 | 已安装污水消毒设备 | 对污水进行验收监测,所排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等均可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诊室设有风口,吊顶处有PVC排风管道,室内大部分废气通过管道排出室内。管道内设有活性炭,项目运行时,将各诊室的异味收集,通过排风管道内的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再排放。 |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17)中“表3 生产工艺废气及其他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项目诊室设有风口,吊顶处有PVC排风管道,室内大部分废气通过管道排出室内。管道内设有活性炭,项目运行时,将各诊室的异味收集,通过排风管道内的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再排放。 | 对厂界无组织废气(氨、硫化氢、臭气浓度)进行验收监测,本项目厂界无组织废气满足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17)中“表3 生产工艺废气及其他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密闭隔声、减振处理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 | 本项目污水设备、诊疗设备全部位于室内,采取密闭隔声、减振处理措施;排风风机位于楼顶,采用基础减振降噪;项目运行时关闭门窗,降低动物叫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北侧、东侧不满足监测条件。对南侧、西侧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固体废物收集、处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相关规定,危险废物须按规范妥善收集、贮存、运输并交由资质单位处置,不得随意处置。 |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本项目设置单独的房间设置专门的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间内做“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门口贴有警示标识,危险废物为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并委托资质单位北京润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外运处置,执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一般固体废物为排风系统定期更换的废活性炭,由通风系统安装的厂家回收再利用。建设单位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妥善储存,委托当地环卫机构定期清运,符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处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等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及处置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令380号)、《医院废物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准》、《北京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