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86 123456
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公示环评文件下载_环评哥

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工程

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
D442电力供应
周文 联系方式未公开,请点击查看 查看
李鸿飞 联系方式未公开,请点击查看 查看
万强 联系方式未公开,请点击查看 查看
项目基本信息
建设项目名称:
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工程
项目类别:
D电力_热力_燃气及水生产 - D44电力_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D442电力供应
项目地址:
项目总投资:
4100 万
项目环保投资:
151.37 万
环评审批编号:
玉环审〔2024〕2-12号
排污许可编号:
批复日期:
2024-06-12
审批机构名称:
验收检测单位代码:
125300004314202345
验收开始日期:
2024-09-09
验收结束日期:
2024-10-10
报告编制机构:
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91530103MACX72D3XM
验收意见名称:
20241014201814673_06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工程验收意见、签到表.pdf 查看
验收报告:
20241014202414467_04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表.pdf 查看
验收公开载体:
https://www.yanshougs.com/content/89038.html
调试开始日期:
调试结束日期:
竣工日期:
2024-07-25
营业单位代码:
91530427MA7EEAPK9K
营业单位名称:
五凌新平新能源有限公司
行业类别年:
2021
行业类别代码:
161
行业名称:
输变电工程
最终行业代码:
D4420
最终行业名称:
D4420-电力供应
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建筑垃圾可利用部分回收利用,不可利用部分及时清 运至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随意倾倒。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由施工人员随身带往附 近村庄垃圾收集站与当地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禁止在施工现 场随意丢弃。 (2)塔基施工产生的废弃混凝土残渣、砂石、废包装材 料、废弃钢材、螺丝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 可回收利用随施工挖方一同就近回填在塔基低洼处。 (3)本项目架空线路塔基处开挖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压 实,临时土方堆存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一角,后期用于塔基 区平铺回填利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恢复植被覆土及复耕用 土以及塔基周围低洼处平整;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填, 不产生永久弃渣。 (4)加强施工中各污染的管理控制措施,施工机械若需 使用机油、柴油,须加强储存管理,严禁在施工现场堆放, 以避免产生油污。 已落实。 1、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住周边民房,产生 的生活垃圾与当地居民一起。 2、回收利用施工建材,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运至 指定消纳场处理。 3、变电站基础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量很小,就近回填 压实。 4、塔基施工采取剥离表土、拦挡等措施,施工完成后 进行迹地恢复。 本项目施工期间未发生固体废弃物方面的环保投诉现 象。 已落实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避让措施:①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按照划定范围施工,禁止越界施工,禁止滥砍滥伐。②施工过程中禁止向用地范围外的农田倾倒弃土以及生活垃圾。③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④加强用火管理,严禁由于用火不当引发森林火灾。⑤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带入外来物种。 减缓措施:①在施工红线范围内尽量保留乔木、灌木等植株,减小生物量损失。保存占用土地表层熟化土,为植被恢复或复耕提供良好的土壤。②塔材、金具等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应尽快进行组装,减少施工材料临时堆放点对植被的占压。③按照林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林地使用许可证、林木采伐证等相关手续。严格按照林业主管部门下发的林地使用许可证规定的占地范围和林木采伐证规定的林木采伐数量进行采伐作业。④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装袋,并在结束施工时带出施工区域,不得随意丢弃。 补偿措施:①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或复耕。②塔基施工结束后可在塔基占地范围内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增加塔基处植被盖度。临时占用的林地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临时占用的耕地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复耕,复耕土地质量须恢复到占用前水平,或优于占用前水平。③对于永久性占用的林地,应根据有关规定采取异地补偿的方法恢复,原则上应损失多少必须补充多少,并采取人工抚育至少5年的措施,使每公顷生物量不低于原有水平,并向被征用单位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向县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交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保护措施: ①设置施工控制带,对施工场地四周进行拦挡围护,严格控制施工红线,限制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②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新建大开挖施工运输道路,项目施工材料运输利用已建硬化道路、机耕道路,无现有道路到达的塔基位置,开辟施工利用树木间隙,不砍伐乔木,仅对部分灌丛、草丛进行清理;③合理组织施工,塔基基础和架线施工应集中力量在尽量短的施工时间内完工,以减少生态保护红线受干扰的时间;④施工期间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等级,优化施工工艺,缩小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范围,并强化塔基和临时占地处的水土保持措施,根据塔基处地形情况砌筑浆砌石护坡、挡土墙、截排水沟和沉砂池,对占地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对临时堆土采用密目网进行遮盖,用编织袋进行拦挡,尽量减少新增水土流失量;⑤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重点保护植物,进行就地保护,设置围栏和植物保护警示牌,不能避让需异地保护时,应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植株移栽,并确保移栽成活率;如发现保护动物活体,避免主动伤及,严禁捕杀,而应采取自我保护性驱赶,使其远离施工场所,并向林业管理部门汇报相关情况;禁止随意越界施工。 生态保护措施: ①土地利用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开挖量,输电线路施工限制在事先划定的施工区内。施工期占地优先利用荒地、劣地。在林地、耕地较为集中分布的区段立塔施工时,应将表土剥离,用于回填以恢复植被。②宜采用动力伞、无人机等展放线,索道运输、人畜运输材料等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施工工艺;塔基依托现有道路进行施工,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方依托现有人行小道采用人工搬运材料方式,减少施工大型机械对植被的影响。③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及早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并根据土地利用功能及早植被恢复。④施工过程中,采取绿色施工工艺,减少地表开挖。施工场地产生部分建筑垃圾,完工后应及时清除各种残留的建筑垃圾。 (2)植被保护措施 ①输电线路塔基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划定施工活动范围,避免对周边区域植被造成破坏。塔基施工开挖时表土剥离用于后期植被恢复。 ②对线路沿线经过的林带,采取高跨方式通过,严禁砍伐通道;输电线路采用先进的架线工艺,如飞艇、动力伞或无人机等展放线,减少对线路走廊下方植被的破坏。③施工结束后,尽快清理施工场地,及时清理残留在原场地的混凝土、土石方,并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3)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严禁出现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②采用低噪声的机械等施工设备,减少施工活动噪声对野生动物的驱赶效应。③尽量利用原有田间道路、机耕路等现有道路作为施工道路,减小施工道路开辟对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破坏范围和强度。④施工结束后,对施工扰动区域及临时占地区域进行原生态恢复,恢复野生动物生境。 (4)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①基础开挖临时堆土应采用临时拦挡措施,用苫布覆盖,回填多余土石方选择合适地点堆放,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②塔基施工占用耕地、林地时,施工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单独堆存并做好覆盖、拦挡等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用于项目区植被恢复或耕作区域表层覆土。③部分塔位开挖排水沟,接入原地形自然排水系统。④材料运输过程中可能导致少量沙石、水泥洒落,施工场地也会产生部分建筑垃圾,因此在工程完工后应及时清除各种残留的建筑垃圾。⑤施工后期及时对施工迹地和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选择乡土植物进行恢复。 避让措施:①线路沿线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未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资源植物等情况的出现;位于农作物中的塔基均在赔偿后才进行施工,未随意踩踏;②施工产生的弃土用于塔基周围低洼处回填,无弃土产生;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站;③施工工程中未发生捕猎野生动物的情况;④施工过程中严格用火管理,施工工程中,项目区未发生森林火灾情况; ⑤植被恢复主要使用撒草籽方式,草籽选用狗牙根,无其他外来物种; 减缓措施:①项目施工临时占地不砍伐乔木;塔基处进行表土剥离,回填于塔基及周围,便于植被恢复;②杆塔架设及时组织进行,未长时间压占地表植被;③项目已办理林业砍伐手续,已取得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工程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云林许准[2023]414号),共砍伐林地面积为4.4766m2;④线路塔基采用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了大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用于塔基回填或周围低洼处回填,未随意倾倒;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带至附近村庄垃圾池;建筑垃圾收集后可回收的回收,不可回收部分带至城区项目区统一处理; 补偿措施:①施工结束后已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或复耕。②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取了自然恢复或撒播草种进行绿化;③项目已办理林业砍伐手续,已取得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工程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云林许准[2023]414号),共砍伐林地面积为4.4766m2,已缴纳相关费用;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保护措施:①此部分线路塔基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未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临时施工占地;施工严格控制施工红线,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严格限制活动范围;②此部分线路施工未新建施工便道,施工材料采用人背马驮方式进入,仅对部分灌丛、草丛进行清理;施工未砍伐乔木,架设下来了未砍伐架线通道;③本工程线路跨越生态保护红线距离较短,施工时间较短,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影响较小;④此部分施工优化施工工艺,缩小地表扰动,未在此区域内设置牵张场、混凝土拌合点等临时占地;根据地形,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了大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用于塔基回填或周围低洼处回填,未随意倾倒;在林地、耕地较为集中分布的区段立塔,表土剥离后回填,有利于植被恢复;⑤施工工程中未发生捕猎野生动物的情况;项目施工扰动区内未发现重点保护植物,无移栽保护植物的情况;由于野生动物都有规避反应,在施工期均未碰到动物活体;施工人员未主动捕猎动物或主动干扰动物生境; 生态保护措施:①项目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开挖量,输电线路施工限制在事先划定的施工区内;塔基占地优先利用荒地、劣地。在林地、耕地较为集中分布的区段立塔,表土剥离后回填,有利于植被恢复;②线路施工采用动力伞、无人机等展放线;施工材料使用运输车辆运至最近的道路旁后,采用人背马驮运至塔基处;③工程施工完成后,已清理施工现场,线路施工区主要采用自然恢复措施,局部进行撒草籽;④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收集后已妥善处置,未随意丢弃;本次验收期间,未发现遗弃的建筑垃圾; (2)植被保护措施①项目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开挖量,输电线路施工限制在事先划定的施工区内;塔基占地优先利用荒地、劣地。在林地、耕地较为集中分布的区段立塔,表土剥离后回填有利于植被恢复;②线路经过林区,采取高跨方式通过,未砍伐通道;输电线路采用先进的架线工艺,如无人机放线施工;③施工结束后已尽量清理了施工场地;对塔基裸露地表采取了自然恢复或撒播草种进行绿化; (3)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严禁出现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②项目施工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时间短,对野生动物影响较小;③线路施工利用原有田间道路、机耕路等现有道路作为施工道路;施工材料采用人背马驮方式进入施工区,未单独新建施工便道,对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影响较小;④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取了自然恢复或撒播草种进行绿化; (4)水土流失保护措施:①基础开挖临时堆土应采用临时拦挡措施,用苫布覆盖,回填多余土石方用于塔基周围低洼处回填。②在林地、耕地较为集中分布的区段立塔,表土剥离后回填,有利于植被恢复。③部分塔基周围设置了土质排水管,接入原自然排水系统;④工程施工完成后,已清理施工现场;⑤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取了自然恢复或撒播草种进行绿化; 已落实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相关项目

玉溪市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项目

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玉溪市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

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工程

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玉溪市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

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新平甬福环保有限责任公司150万吨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玉溪市新平县丙坡光伏电站项目

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五凌新平新能源有限公司

行业:D4416太阳能发电
地区: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