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元中106污水站 |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设计规定》(Q/SYDQ0639-2015) | 生产废水(试压废水、油田采出液、作业污水、洗井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不外排 | 含油量≤4.05mg/L、悬浮固体含量≤2.0mg/L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密闭集输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 输送管线均为密闭集输 | 厂界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浓度0.88-0.98mg/m3 | 达标 |
2 | 三元中105转油脱水站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 采出液经三元中105转油脱水站进行油气水分离 | SO2最大折算浓度15mg/m3、NOx最大折算浓度85mg/m3、颗粒物最大折算浓度3.6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隔声减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井场及场站选用低噪声设备,机泵位于泵房内t | 厂界昼间最大噪声58.9dB(A)、厂界夜间最大噪声49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柴油罐区做重点防渗处理,场地夯实,铺设人工材料防渗层,防渗性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 井场地面属于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系数不能低于1.5m 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 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集油及注水管线属于重点污染防治区,采用无缝钢管,进行防腐保温处理。 在建设项目区域上游设1个背景监测点(散户水井,喇五配置站附近),下游设2个跟踪监测点(北I-1联合站站外水井、登封家园水井)。 | 柴油罐区做重点防渗处理,场地夯实,铺设人工材料防渗层,防渗性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 井场地面属于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系数不能低于1.5m 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 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集油及注水管线属于重点污染防治区,采用无缝钢管,进行防腐保温处理。 设置跟踪监测井3口,在散户(喇五配制站附近)(上游)布设1口潜水跟踪监测水井,坐标为E124°55′54.49″,N46°40′39.65″;利用采油一厂地下水监测井CY1-04(侧向)作为潜水跟踪监测水井,坐标为E124°53′1.594″,N46°39′3.928″;在北I-1联合站站外水井(下游)布设1口潜水跟踪监测水井,坐标为E124°55′42.25″,N46°39′10.75″。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钻井产生的废弃钻井液、钻井岩屑、废射孔液定期由罐车拉运至采油三厂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站或大庆油田昆仑集团有限公司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站进行处理;废KOH包装袋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钻井材料房里设置的加密封盖 PE桶中,委托有资质单位拉运处置;废纯碱、膨润土包装袋及破损防渗布、管道焊接、补口时产生的焊渣、边角料等废料由施工单位自行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送大庆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处理。 运营期产生的落地油、油泥(砂)统一收集,送北一区含油污泥处理站处理;油井作业产生的含油废防渗布暂存于北一含油污泥处理站4号池,定期送至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 钻井产生的废弃钻井液、钻井岩屑、废射孔液定期由罐车拉运至采油三厂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站进行处理;钻井液配置使用的KOH由厂家配制后拉运至施工现场,未产生废KOH包装袋;废纯碱、膨润土包装袋及破损防渗布、管道焊接、补口时产生的焊渣、边角料等废料拉运至采油一厂工业固废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送大庆市龙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处理。 本工程投产至今未产生含油污泥及落地油,如若产生,落地油、油泥(砂)统一收集,送北一区含油污泥处理站减量化处理后委托大庆博昕晶化科技有限公司处理;油井作业产生的含油废防渗布定期送大庆圣德雷特化工有限公司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埋设各类油、水管线时,根据管径的大小做到尽量窄控,采取平埋方式(不起土坝)进行,以便尽快恢复植被; (2)施工过程中尽量保护土地资源,不打乱土层,先挖表土层(30cm左右)单独堆放,然后挖心、底土层另外堆放,复原时先填心、底土,后平覆表土,以便尽快恢复土地原貌; (3)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被破坏的地表形态,平整作业现场,改善土壤及植被恢复条件。对于本项目占用草地应严格控制相应占地面积,并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包括施工前表土剥离后的土地恢复及播撒草籽等恢复措施; (5)管线施工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土壤风蚀,减少水土流失,并利于植被恢复。包括土壤分层开挖、分别埋放,按原土层回填(先填心土,后覆盖表土)平埋方式(不起土坝)进行,以便其尽快恢复植被; (6)加强管理,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严禁随意践踏、碾压施工区范围之外的植被。 | (1)根据调查,本项目合理进行了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控制和减少了对施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2)根据调查,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占地范围,管线施工中严格限定了施工范围,管线采用平埋方式,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迹地平整,覆土压实,恢复了原状; (3)根据调查,施工作业土方开挖采取了分层开挖,单独堆放,施工结束后开挖土方及时分层反序回填; (4)根据调查,施工时加强了管理,规范了施工人员行为,未发现施工人员随意践踏、碾压施工范围之外的植被的现象; (5)根据调查,全部临时占地已平整,主要采取自然恢复的方式,已恢复为原有地貌。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火灾、爆炸风险防范措施 1)为防止系统憋压或误操作造成密闭设备的超压破坏或爆炸,所有压力容器及油罐均设有安全阀、呼吸阀等泄压设施。场站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火炬系统或其它安全泄放设施; 2)场站的油罐均设计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对生产场所超过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均采取保护接零或接地措施; 场站内的防雷接地设施及报警装置必须定期校检,保证安全设施可靠有效。 (2)井下作业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1)为预防作业时井喷,对于地层压力较高的采出井作业,在作业前应先调节注采比,降低井底压力后再进行作业; 2)井下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水龙带有无破皮、断丝、油壬丝扣完好状态,水泥车井口管线试打压 4.0MPa 检验密封性;作业时随时注意进出口排量压力,防止井喷, 观察拉力计悬重变化,防止沙堵蹩泵。遇阻憋压时,要立即将管柱上提,防止管线爆裂。 (3)集输系统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1)对已建集输系统定期维修保养,及时更换老化管线、设备; 2)定时对采采出井和管线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管线、阀门、设备的渗漏、穿孔问题; 3)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响应机构,配备快捷的交通通讯工具,以便对泄漏事故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 (4)依托场站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1)站内定时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容器、罐体、管线和阀门的泄漏、穿孔问题,避免出现大量油水泄漏; 2)平稳操作,避免系统压力超高放空; 3)定期维护保养容器、设备和站内管线。 | (1)经调查,工程采取密闭集输工艺,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采取了相应防雷、防静电、防火、防爆等安全防护措施,定期校检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保证安全设施可靠有效。 (2)经调查,本工程投产至今未进行油水井作业,若进行作业,则按照环评规定的风险防范措施执行。 (4)经调查,本工程定期进行了清管、管内检测,定期测量管线的内外防腐情况,目前未发现管壁厚度减薄的情况,投产至今未发生泄漏等风险事故。 (5)经调查,本工程制定了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下的操作手册和维修手册,并对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6)根据巡线记录得知,工作人员每日巡线1次。 (7)依托的场站设置了防渗事故池等,配备了防渗布、围油栏、铁锹、镐等装备,定期巡检,目前未发生油水泄漏情况。 (8)目前第一采油厂已建立较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综合性预案为《第一采油厂环境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于2023年6月19日已在大庆 市萨尔图生态环境局完成备案,备案编号230602-2023-012-L。本项目油井及集输管线均在已有区块建设,因此原有应急预案已满足应急要求。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