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受煤工业广场生活污水处理站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限值要求 | 受煤工业广场新建1座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AO+MBR”工艺,规模为150m3/d,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广场职工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全部回用于物流站和受煤工业广场洒水降尘和绿化灌溉,不外排。 | 经监测,验收调查期间受煤工业广场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限值要求,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道路洒水等,不外排。 | 达标 |
2 | 受煤工业广场煤泥水处理站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冲厕、车辆冲洗”限值要求 | 受煤工业广场新建1座煤泥水处理站,采用“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规模为120m3/d,主要用于处理原煤输送系统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等生产废水,处理后出水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 经监测,验收调查期间受煤工业广场煤泥水处理站出水水质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冲厕、车辆冲洗”限值要求,全部回用于生产系统地面冲洗和车辆冲洗等,不外排。 | 达标 |
3 | 物流站生活污水处理站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限值要求 | 神大物流站新建1座MBR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规模为10m3/d,主要用于处理物流站内职工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全部回用于物流站和受煤工业广场道路洒水降尘和绿化灌溉,不外排。 | 经监测,验收调查期间物流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限值要求,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道路洒水等,不外排。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职工食堂油烟净化器 |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2.0mg/m³”限值要求 | 职工食堂配套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 | 经监测,验收调查期间本项目职工食堂油烟排放浓度均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2.0mg/m³”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水泵、电机等高噪声设备室内安置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项目水泵、电机等高噪声均采取室内安置,并对基础进行了减振处理;输送系统采取全封闭廊道运输。 | 经监测,验收调查期间项目厂界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 达标 |
2 | 机车、轨道减振设施 | 《铁路边界噪声限制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修改方案表2限值要求 | 车辆构造上进行了减振和降噪措施设计;轨道加强了减震措施。 | 经监测,验收调查期间本项目铁路边界噪声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制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修改方案表2中(昼间:70dB(A),夜间60dB(A))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维修车间产生的废机油收集暂存于危废贮存间,定期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 物流站新建有1座危废暂存间,已委托神木市拓远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定期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2 | 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受煤工业广场和物流站内均设置有生活垃圾收集箱(桶),定期由园区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3 | 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由附近村民抽走堆肥后做肥料。 | 受煤工业广场和物流站生活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定期交由附近村民拉走沤肥。 | 已落实 |
4 | 煤泥水处理站煤泥污泥规范处置。 | 煤泥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后,掺入原煤资源化利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永久占地植被恢复措施 ①站场植被恢复措施 项目建成后,站场绿化按照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80%绿化率进行绿化补偿,站场外围均以绿化种树,穴行间距1×1m,交错种植,排水沟外侧种植两排乔木,株行间距2×2m,也交错种植。 ②铁路沿线植被恢复措施 运输线路沿线两侧设置植被保护带,保护带建设采用乔木、灌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通过上述措施,植被恢复程度基本可优于建设前水平。 2、临时占地植被恢复措施 项目临时用地破坏的植被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回填和地表平整,场地平整结束后,应按相应土地类型进行植被恢复。对于施工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应采取有计划堆放,并采取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以备植被恢复时使用。 | 建设单位对工业场地和路基及两侧区域进行了植被恢复,其中工业场地共完成栽植乔木256株、灌木5600株、播种小麦面积1.5hm2;路基及两侧区完成绿化面积3.05hm2、两侧栽植白皮松452株、紫穂槐58000株,撒播苜蓿0.8hm2。 | 已落实 |
2 | 1、站场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营运期,站场周围地面进行硬化和绿化,站场绿化按照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80%绿化率进行绿化补偿。 2、铁路沿线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专用线路基边坡做好防护,采用浆砌片石防护技术,并结合生物防护措施,对两侧边坡播种草籽,铺植草皮,可起到稳定作用;进场道路两侧也应做好防护及绿化。 | 工业场地完成排水沟585m,暗管排水沟1400m、初期雨水收集池1座,全面整地1.50hm2;路基及两侧区拱形骨架护坡2568.8m3,接轨站骨架护坡925m3,碎石压盖100m3,站台渡槽50m,排水沟总长3315m。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2、储备一定的消防器材,降低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 3、加强对废机油的管理,同时做好危废暂存间的防渗工作; 4、设置符合《安全标志》GB2894-2008标准、规范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及标语。 | 1、项目危废暂存间按照重点防渗区要求采取了防渗措施;煤泥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以及配套的各类收集池均按照一般防渗区采取了防渗措施。 2、2023年11月,建设单位编制完成了《陕西神大物流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在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神木分局进行了备案,备案编号:610881-2023-211-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