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总排口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 预处理池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排气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集气罩+中央除尘装置+15m高1#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2 | 2#排气筒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水喷淋+过滤棉+活性炭吸附脱附+RCO催化燃烧”装置+15m高2#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3 | 3#排气筒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水喷淋+过滤棉+活性炭吸附脱附+RTO催化燃烧”装置+15m高1根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4 | 4#排气筒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水喷淋+过滤棉+活性炭吸附脱附+RCO催化燃烧”装置+15m高4#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5 | 5#排气筒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水喷淋+过滤棉+活性炭吸附脱附+RCO催化燃烧”装置+15m高5#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6 | 6#排气筒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水喷淋+过滤棉+活性炭吸附脱附+RCO催化燃烧”装置+15m高6#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7 | 8#排气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集气罩+中央除尘器(脉冲式布袋)+8#15m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8 | 9#排气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密闭厂房负压抽风+中央除尘器(脉冲式布袋)+9#15m高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9 | 10#排气筒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集气罩+两级活性炭+10#1根15m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10 | 11#排气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集气罩+中央除尘器(脉冲式布袋)+11#15m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11 | 12#排气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集气罩+中央除尘器(脉冲式布袋)+12#15m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12 | 14#排气筒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密闭负压抽风+二级活性炭+15m高14#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13 | 15#排气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集气罩+中央除尘器(脉冲式布袋)+15#15m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14 | 16#排气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集气罩+中央除尘器(脉冲式布袋)+16#15m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15 | 17#排气筒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集气罩+两级活性炭+17#1根15m排气筒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1)设备选型上选用先进的、噪音低、震动小的生产设备,安装时采取台基减震、橡胶减震接头以及减震垫等措施。 (2)合理布置噪声源;将主要的噪声源布置于各厂房的中部,尽量远离厂界,以减轻对厂界外的声环境影响。 (3)排风系统及废气治理系统的风机的主排风管和进风管均安装消声器,管道进出口加柔性软接。 (4)空压机设置在空压机房内,并对空压机的主排风管和进风管均安装消声器,管道进出口加柔性软接。 (5)设备定期调试,加润滑油进行维护。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按要求实施分区防渗,加强地下水监控管理,确保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不受污染。 | 重点防渗区:依托的喷漆废水处理站、喷漆房(含烘干房)、调漆房、漆雾水帘循环水池,以及新建的喷漆废水处理站、喷漆房(含烘干房)、调漆房、漆雾水帘循环水池、危废暂存间、化学品仓库、拼板间、封边房、事故应急池为重点防渗区。其中已建的喷漆房(含烘干房)、漆雾水帘循环水池已采用20cm防渗混凝土+2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喷漆废水处理站各池体已采用20cm防渗混凝土+2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并设置地沟及10cm高围堰,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10-7cm/s的技术要求。 新建的喷漆房(含烘干房)、调漆房、漆雾水帘循环水池、拼板间、封边房、事故应急池拟采用20cm防渗混凝土+2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喷漆废水处理站池体及地面拟采用20cm防渗混凝土+2mm厚HDPE膜进行防渗;危废暂存间、化学品库地面拟采用20cm厚防渗混凝土+2mm厚HDPE膜+环氧树脂进行防渗,并设置地沟及10cm高围堰,化学品及液态危废使用专用容器盛装,并下设防渗托盘。采取以上措施确保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其中危废暂存间K≤1×10-10cm/s)的规定要求。 一般防渗区:包括一号生产厂房除重点防渗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生产厂房、一般固废暂存间、隔油池、预处理池。其中已建一号生产厂房内除重点防渗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二号生产厂房、预处理池、食堂隔油池已采用防渗混凝土,废水输送全部采用管道输送。新增三号、四号、五号生产厂房、一般固废暂存间拟采用防渗混凝土进行防渗,确保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7cm/s。 简单防渗区:展厅及办公区、办公楼、道路等除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以外的区域。采取一般地面硬化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完善固体废弃物收集、暂存、处置的环境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处置的环境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应依法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并执行国家相关管理规范。 | 完善固体废弃物收集、暂存、处置的环境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处置的环境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应依法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并执行国家相关管理规范。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环保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管理手册”,落实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确定专门的环境管理人员,落实专人负责环保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接受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下,定期对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建立污染物管理档案。 |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环保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管理手册”,落实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确定专门的环境管理人员,落实专人负责环保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接受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下,定期对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建立污染物管理档案。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中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及联动机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环境安全。 |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中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及联动机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环境安全。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