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候诊区与治疗诊断区应设有合适的空间距离,确保职业人员、公众人员所受剂量和辐射工作场所周围剂量不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标准限值(即职业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a的剂量约束值;公众成员的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1mSv/a剂量约束值)。 | 由该医院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进行的个人剂量年度检测结果可见,本项目共有6名工作人员,估算年个人剂量0.12mSv-0.68mSv;距操作人员位、机房东侧墙外0.3m和电缆线管道口0.3m处的X、γ辐射剂量率最大值为51.8±0.9nGy/h,工作人员每年接触时间最长时间为1248小时,则公众人员年所接受的有效剂量最大为0.065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职业工作人员剂量限值:20mSv/a和《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中职业工作人员剂量约束限值:5mSv/a。 距机房防护门0.3m、机房南侧墙外0.3m、机房楼上0.3m及周围敏感点的X、γ辐射剂量率最大值为87.4±1.0nGy/h,公众人员每年接触时间按照职业操作人员接触时间的1/4计算,最长时间为312小时,则公众人员年所接受的有效剂量最大为0.027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公众人员剂量限值:1mSv/a和《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中公众人员剂量约束限值:0.1mSv/a。 距操作人员位、机房防护门0.3m、机房东侧墙外0.3m、机房南侧墙外0.3m、机房楼上0.3m及周围敏感点的X、γ辐射剂量率最大值为0.087μSv/h,符合《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中人员居留因子T>1/2的场所:Ḣc,max≤2.5μSv/h;人员居留因子T≤1/2的场所:Ḣc,max≤10μSv/h。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