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级化粪池 | 执行《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050-2017)城镇污水处理厂第二时段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标准以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城镇污水处理厂第二时段一级 标准三者中的较严者 |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惠州市第八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排放执行《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050-2017)城镇污水处理厂第二时段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以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城镇污水处理厂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三者中的较严者后排入谢岗涌。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 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表 5 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表 9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注塑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表 5 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表 9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 注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恶臭收集后经1 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有组织废气非甲烷总烃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臭气浓度的检测结果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要求。由32米高排气筒引至高空排放。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合理布局、隔声、吸声、减震等措施 |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 类标准 | 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企业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合理布局、隔声、吸声、减震等措施,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 类标准。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安全分类贮存,并依法依规处理处置。 | 已严格落实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采取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安全分类贮存,并依法依规处理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 2、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安全生产的方式,杜绝在厂内使用明火,同时厂区内应设置“禁止吸烟”字样的牌子。 3、定期检查、维修设备,防止由于设备老化发生油类物质的泄露,以及电线线路老化短路发生火灾。 4、原料储存场所应配备灭火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以利于及时发现火情,控制火势蔓延等,并采取有效的防泄漏措施。 5、制定各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定期维修制度,使各项环保设施特别是有机废气处理设施和危险废物收集储存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如环保设施出现故障,应立即停产检修,严禁非正常排放。 6、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及高效的安全生产机构,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到快速、高效、安全处置。 7、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灭火器应布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并定期维护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 8、发生着火事故:报警,可移动的物料立即转移至安全区域,洒水冷却,着火物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9、危险废物暂存区采取有效的防泄漏措施,防止泄漏。 | 1、已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 2、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安全生产的方式,不在厂内使用明火,同时厂区内已设置“禁止吸烟”字样的牌子。 3、已定期检查、维修设备,防止由于设备老化发生油类物质的泄露,以及电线线路老化短路发生火灾。 4、原料储存场所已配备灭火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以利于及时发现火情,控制火势蔓延等,并采取有效的防泄漏措施。 5、已制定各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定期维修制度,使各项环保设施特别是有机废气处理设施和危险废物收集储存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如环保设施出现故障,立即停产检修,严禁非正常排放。 6、已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及高效的安全生产机构,一旦发生事故,做到快速、高效、安全处置。 7、已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灭火器已布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并定期维护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 8、发生着火事故:报警,可移动的物料立即转移至安全区域,洒水冷却,着火物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9)危险废物暂存区采取有效的防泄漏措施,防止泄漏。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