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二氧化氯消毒装置一套+三级化粪池一套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 | 建设完成 | 4次/天,2天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消毒+除臭剂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据建设单位确认,项目服务对象不接收传染性温病动物,对就诊、住院宠物或清洗或喷洒除臭剂,项目住院室、就诊室等均配置紫外线消毒灯、设置换气扇,定期开启进行消毒。 | 正常监测 | 达标 |
2 | 新风系统+活性吸附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项目在每个科室设置气味收集口,在各科室安装排气扇,将废气统一抽至总风管,经活性炭吸附后由一台总风机抽至室外排放,项目臭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气味较小。 | 正常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降噪设备+减振措施 |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 加强对宠物的管理,对住院室及寄养房间采取一定的隔音降噪措施,日常关闭门窗。选取低噪声设备,并安装减振垫,管道设计采取消声,通风口内壁采用吸声材料等措施。 | 正常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医废废水处理设施进行防腐防渗建设 | ①医废危废暂存间贮存条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规定,重点防渗区防渗层渗透系数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6.0m,K≤10-10cm/s的要求或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1.5m,K≤10-7cm/s的要求。 ②医废废水处理设施按要求做好防渗、防腐措施,重点防渗区防渗层渗透系数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6.0m,K≤10-10cm/s的要求或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1.5m,K≤10-7cm/s的要求。 ③生活垃圾桶及生活垃圾暂存区已做好防渗措施,一般防渗区防渗层渗透系数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1.5m,K≤10-7cm/s的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收运处理 | 生活垃圾、美容区废物、经消毒后的宠物粪便交由环卫部门收运处理;药品包装废弃物统一收集后外售给物资回收部门;宠物尸体消毒后暂存于冰箱内,当日转运,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与危险废物(废紫外灯管、废活性炭和医疗废物)妥善收集后分类收集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中,定期交由惠州市瀚洋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收运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环境风险措施包含医疗废物防范措施、化学品泄漏事故防范措施、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 | 1.医院所设医疗废物暂存场所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与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暂存场所设有防雨淋装置,基层高度确保设施不受雨水冲击或浸泡。 2.医疗垃圾采用双层防渗垃圾袋进行密封包装;暂存场所有严密的密封措施,设专人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出,以及防蝇、防鼠等安全措施;另外设置专用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警示标识。 3..二氧化氯存放于防水、防潮器皿中,避免与水接触,并保持器皿及周围环境干燥。 4.酒精、双氧水单独存放指定区域、指定贮存柜内。 5.对设备和电路的定期检查,防止设备故障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区域防火工作,避免火种;使用消毒过程采取擦拭方式,加强使用区域通风,并严禁烟火,避免发生火灾及爆炸等造成二次污染。 6.在事故情况下,当污水处理设施出水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时停止运营,污水不外排,暂存于污水收集桶(0.25t胶桶,放置于化验室)内,待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