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活性炭吸附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非甲烷总烃120mg/m3) | 产生有机废气的每个危废暂隔间(废药品暂存间、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暂存间、废矿物油暂存间、其他液体暂存间、感光材料暂存间、沾染性固体废物暂存间、其他固体废物暂存间)均设卷帘门,每个隔间内均设通风集气系统,有机废气收集后统一被抽送至一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 | 根据2024年5月21—22日对厂区有组织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DA001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在11.3—12.7mg/m3之间,排放速率在0.087—0.123kg/h之间,净化效率在70.1-78.4%之间;本次监测6次,达标6次,达标率100%。 | 达标 |
2 | 酸雾净化塔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硫酸雾45mg/m3) | 产生酸雾废气的每个危废暂隔间(铅酸电池暂存间和废酸、废碱暂存间 )均设卷帘门,每个隔间内均设通风集气系统,暂存间内废气被抽送至一套“酸雾净化塔”进行净化处理后经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 | 根据2024年5月21—22日对厂区有组织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DA001排气筒硫酸雾排放浓度未检出;本次监测6次,达标6次,达标率100%。 | 达标 |
3 | 厂界无组织废气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标准中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硫酸雾1.2mg/m3、非甲烷总烃5.0mg/m3) | 整个危废暂存库为密闭式,危废库内的废气与每个危废隔间废气统一被抽送至同一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经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 | 根据2024年5月21—22日对厂界无组织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厂界无组织硫酸雾未检出、非甲烷总烃的最大浓度值为0.68mg/m3;本次监测8次,达标8次,达标率100%。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所有产生噪声均采取了降噪措施,其中风机置于室内并进行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厂房隔声;车辆减速、禁鸣、装卸货物时轻拿轻放。 | 根据2024年5月21—22日对厂界噪声的监测结果可知,厂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在39.8~61.4dB(A)之间、夜间等效声级在31.8~53.4dB(A)之间,各监测点昼、夜间监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要求。昼、夜间各监测2次,达标2次,达标率100%。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整个危废暂存车间在现有硬化的基础上铺 设2c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再铺设2mm厚的环氧树脂漆 | 本项目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要求建设,整个危废暂存车间在现有硬化的基础上铺设2c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再铺设2mm厚的环氧树脂漆。厂区年册建有1口地下水监控水井。根据2024年5月21—22日对厂区南侧监控井地下水水质的检测结果可知,所测地下水质中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氟化物、锰、钼、钠超标,监测4次,超标4次,超标率100%;地下水质中铝超标,监测4次,超标2次,超标率50%;其余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要求。监测4次,达标4次,达标率100%。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废活性炭、废碱液、破损危废容器等包装物、废棉纱、废拖布等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分类暂存于各自的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本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废碱液、废包装物、废棉纱、废拖布、废劳保用品等属于危险废物,分类贮存,定期送往山西省太原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处置;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车间西北侧设置一座21m3的事故池; 2.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3.危废暂存间内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备、干粉灭火器等; 4.按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等。 | .车间西北侧设置一座21m3的事故池; 2.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3.危废暂存间内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备、干粉灭火器等; 4.企业应急预案已备案,目前未开展应急演练等。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