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沉淀池、旱厕 | 无 | 施工场地各建设1座沉淀池、1座旱厕。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详细做好施工计划,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2、施工场地和项目开挖易起尘区域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抑制施工场地扬尘。 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堆土,临时堆放在渠道两侧,控制堆高1m左右,采用防尘网覆盖并压边,防止大风起尘。 4、避免大风时段砂石料砼拌和等高扬尘工序的施工作业,减小对周围居民点影响。 5、土、砂砾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高不得超过车厢板,并盖篷布,严禁沿途撒落; 6、加强对施工机械的保养,定期维护。 7、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 1、项目施工期间做好了施工组织,缩短了施工时间,总施工时长为17个月; 2、项目施工期间做好了洒水降尘措施,抑制了施工场地扬尘产生; 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堆土采用了防尘网覆盖并压边; 4、项目施工期间尽量避免了大风时段高扬尘工序的施工作业; 5、项目施工期间对运输的土、砂砾石料进行了压实,有效的减少了沿途撒落; 6、项目施工期间做好了施工机械的保养和维护; 7、项目施工期间做好了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本项目在施工前应在项目区域附近的村庄公示,让村民了解到本项目施工过程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并尽可能取得当地村民的理解与支持。 2、结合周边村民的作息时间及施工制约因素,加快项目施工速度,并合理安排该段施工时间,并设置围挡措施;夜间禁止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设立警示牌,严禁随意鸣笛,运输车辆减速行驶。 3、应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在途径沿线的居民点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4、采用高效低噪声机械;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加的现象发生。 5、施工操作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如配戴耳塞、耳罩等。 6、优选施工设备,限制落后及陈旧的高噪声设备进场。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1、本项目在施工前已向者下乡和聂仓村说明了项目的施工情况和进度,项目施工取得了当地农牧民的支持。 2、项目未夜间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设立了禁止鸣笛警示牌,严格的控制了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 3、施工期间合理安排了施工物料的运输线路和时间,物料运输未经居民点。 4、项目施工采用了合格的机械,施工过程中对设备进行了维修保养。 5、施工期间做好了操作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的自身防护工作。 6、项目施工优选了合格的施工设备,限制了落后高噪声设备进场施工。 | 无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项目挖方全部回填于渠道两侧作为覆土利用,土方不外弃。 2、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者下乡垃圾收集点。 | 1、项目施工期间土石方做到了挖填平衡; 2、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了亚木乡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了清运,施工结束后现场为遗留生活垃圾。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